快乐是天才的摇篮
作者:杨兴文
邹奇奇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她的母亲邹灿是中国人,获得英语文学硕士学位后,在电话语音翻译公司担任中英文翻译员;父亲约翰·斯维塔克是捷克裔的美国人物理学博士,任职于微软公司;姐姐邹希希,是少年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手。
美国格外重视智商高的孩子,全国50个州立法规定,要为智商比较高的孩子提供天赋教育。最初邹灿、约翰夫妇想让邹奇奇进天赋教育班读书,可惜他们家居住的瑞德蒙市智商高的孩子十分多,女儿居然没有报上名,因此他们只得在家中指导孩子。
在父母的指导下,邹奇奇的学习进步得很快,两岁半就能拼出单词,3岁能读简单的句子。3岁半时,邹奇奇独自跑到小区图书馆,经过左寻右找,她竟然然要借厚厚的童话小说《害虫的侦探》。当邹奇奇捧着书回到家里,母亲立即提醒她,那样的书你现在读不下去。听母亲这样说,邹奇奇当场翻开书,抑扬顿挫地读起来。
刚满5岁时,邹奇奇就对儿童书不感兴趣,开始看更加严肃的著作。其中,她最喜欢看18世纪法国哲学家伏尔泰的作品。“我读过他的小说《老实人》,这是一个关于孤独男人的故事,他生活在一个城堡中。”邹奇奇说,“尽管书中的内容很滑稽,不过我很同情他。”
邹奇奇读书的速度飞快,1分钟能读900字,一天能读几本书,只需要9小时,他就能读完一本607页的《哈利·波特》到8岁时,邹奇奇已经读过1700多本书,涉猎的图书包括天文、地理、文史、传记。
读书之余,邹灿、约翰喜欢给两个女儿讲各种各样的故事,他们讲的故事不是所谓的幼儿读物,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从书中读精彩的故事给她们听。邹灿夫妇还喜欢与孩子做讲故事的游戏,谁能把故事说得越离奇,谁便是赢家,就会获得事前准备好的奖品。他们这种自然引导式的教育,给女儿插上让思维起飞的翅膀。
“有两个住在森林里的恋人,他们都热爱大自然和动物。后来新郎想要搬到城市里,去寻找金钱和刺激,新娘却反问他:难道你能舍得美丽的森林和平静的生活?在新娘的追问下,最终新郎改变想法,继续在森林里幸福地生活着。”讲完这个故事获得奖品时,邹奇奇喜形于色。
在邹奇奇4岁那年,母亲开始教她写作。当要求邹奇奇写《春天》,女儿不知道如何开头的时候,邹灿就启发她:“春天里,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顺着母亲提示的这个思路,邹奇奇很快就把稿子写出来。阅读之后,邹灿惊奇地看到,女儿把她在书里读过的许多词汇,都适当地用在文章里。
黑眼睛黑头发的邹奇奇,稍后又写过几篇短文,语句都很通顺。发现邹奇奇对写作有兴趣时,邹灿给予女儿极大的鼓励,他相信对于孩子,有时热情和兴趣比天赋更加重要。
邹奇奇认识很多字,写作时用词也很准确,可是拼写起来略微吃力。为了提高女儿的拼写能力,邹灿花100美元买来一台二手的戴手提电脑,并在电脑里安装一个学习打字的软件,让她自己练习。
从学会使用Word起,邹奇奇真正开始写作,她每天的生活,几乎都是从写作开始。早晨起来跟母亲打招呼之后,邹奇奇就去书房打开电脑里的MicrosoftWrod软件,然后在键盘上敲打心灵深处的奇思妙想。
通常邹奇奇都会有很多灵感,缕缕文思就像小溪里的流水,随着她灵敏的手指不停地飞舞,迅速涌到电脑上。感到没有什么可写的时候,邹奇奇就会先浏览自己写过的东西,看上次写到什么地方,随即她就会有想写的内容。
完全沉浸在写作中的时刻,邹奇奇喜欢坐在一把高高的椅子上,双脚在空中晃来荡去。“我觉得自己似乎身临其境。”邹奇奇说,“有时我是一个观众,在天空注视着故事中的人物;有时我觉得自己就是人物本身,感觉到他们的幸福和悲伤。”
最初买电脑来的时候,兴高采烈的邹奇奇,经常入迷地坐在电脑前,废寝忘食地写故事。但整天写作是很枯燥的事情,当新鲜劲过去后,邹奇奇就会把没有写完的故事扔下,关闭电脑就出去玩。与小伙伴开心地玩耍地过程中,邹奇奇会玩出很多灵感,她便匆匆回到电脑前,重新沉浸到故事的情节里继续敲打文字。
过去别人写的很多故事,都是以男孩为主角,把男孩写成英雄,女孩需要等男孩来拯救,邹奇奇觉得这种书很乏味,她喜欢以女孩为主角的故事,她写的故事主人公通常是有主见且争强好胜的女孩,这里面有她自己的影子。
邹奇奇地作品特别流畅,故事引人入胜,主题基本是关于友谊、信任和善良的。对于邹奇奇来说,写故事不仅是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她还从中找到使命感。“读书让我开始喜欢写作,我也希望可以影响别人,让他们看了我的书之后也喜欢写作。”
8岁的时候,邹奇奇12万字的故事集《飞舞的手指》正式出版,书中包含300多个故事,多数以中世纪为背景,从古埃及写到文艺复兴时期,文中透露出邹奇奇对政治、宗教和教育的深刻见解。
《飞舞的手指》在美国出版后,马上引起轰动,美国多家网站、报刊、电台、电视台争着报道,她的中美文化融合的成长背景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讲述。后来这本书被翻译成几种语言,在多个国家出版发行。
随后,邹奇奇和出版社签下合同,需要按时交出书稿,除了到世界各地作演讲之外,她的时间主要用来创作。已经出版多部作品的邹奇奇说,她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写作,希望写出更多更好的书,将来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发自心灵深处的快乐,是诞生天才的摇篮。邹奇奇没有进过学校,也没有拜过师傅,完全在父母的指导下学习。她将阅读和写作当成娱乐,在快乐的学习与玩耍中,轻松地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文坛小巨人、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享誉国际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