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自己下棋
乔叶
学会下棋,是父亲熏陶的结果。起初只是蹲在一边看,久而久之,竟也把路数看了个差不多。在大人们厮杀正酣时,也试着出主意喊招数,使周围观棋的人惊惊诧诧:“这么小的女娃,也懂下棋?”我一撇嘴:“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马跳日,象走田,打炮架个山吗”人们便大笑起来。
当然,开始父亲是不屑于和我对阵的,但禁不住我软磨胡缠,只好充当老师和对手的双面角色,过了些日子,我自觉长进不少,便要求独立作战。下棋时紧咬着父亲的棋子,倒也严密谨慎,却总是莫名其妙被杀得落花流水。终于有一天,父亲看着我凌乱的残局,郑重而严肃地说:“真要学棋,就一定要明白:心里不能只装着一方的棋。下棋的虽是两个人,其实你只能把这看成你一个人的事儿,要把红子儿白子儿都看成你自己的子儿,才能有备无患,患亦不惊。说白了,你是在跟自己下棋呢!”
红、白怎么会都是我的子儿?明明是两个人下棋,怎么能看成一个人的事?我困惑地望着父亲的脸,不敢细问。然而这几句似懂非懂的话却清晰地印在了心里。直到十几年后的今天,我才彻悟:这话不仅仅是下棋的箴言,更是一种深刻的人生体味。
中学时一位老师曾对我有过极偏颇的意见和极刻薄的伤害,为此我暗暗恨了很久,甚至毕业几年后还耿耿于怀。一次,余恨未消地和父亲谈及此人,父亲淡淡笑道:“师固不良,生亦不佳。良师不会令学生恨之若此,高徒不会因愚师劳心费神。”我无话可说,心里一阵空落和失意。是的,我绵绵难绝的忌恨除了证明我的心胸依然狭隘、心性依然肤浅、处世依然幼稚之外,还能证明什么呢?如果这是一盘棋的话,我是又输了:整日忧忧戚戚,为人所制,失去了自己的章法和活力。既不能目光舒远,视莠草为微尘;也不能收纵自如,化顽疾于肺腑。对老师的恶情,其实也正反射了自己的心浊,何胜之有?
人类是脆弱的,总是需要一些形式来证明自己,于是就有了比赛。而所谓的对手,不过是自己的另一种演绎。透视过它,你才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把握自己和超越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说,你的灵魂,正聚集在你的对手身上。漫漫的人生之旅中,你必须学会和自己打架,和自己挣扎,和自己抗拒,和自己下棋。
和自己下棋,要认清自己身上的“红白”二子儿——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要善于用自己的优点来克服自己的缺点,发挥自己长处,去掉自己的短处。只有这样,你才是人生这盘棋上的高手,会让你时时警觉,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才能赢得人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卢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