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珍,是无锡人氏,字伯先,号本孺,为东林八君子之一。隆庆五年。刘元珍在无锡城中时朗中巷附近出身。他的父亲虽然历任山阳教谕、绩溪校官等职,但实际上没赚什么钱,所以家境十分贫寒。
七岁的时候,刘元珍的母亲去世,家中的日子就更为艰难了。虽然家庭条件不怎么样,但是刘元珍早慧,自幼就勤奋读书,希望日后能得到一个号的未来。
万历二十三年,刘元珍高中进士,初始授南京吏部主事的职位,不久升任南京兵部郎中。父亲去世之后,回家守孝。
万历二十八年,重新回到朝廷,补南京兵部职方司郎中的位置。到任之后积极训练军队,淘汰老弱之兵,审核军需,不仅加强了军事力量,而且还节省库银两万两。
万历三十三年,朝中大权把持在沈一贯的手中。沈一贯为人奸诈,许多奸邪小人围绕在周围,获取私利。当时朝中进行官员考核,去除的一批官员正好是沈一贯一方的。沈一贯为了保证自己的势力,于是就去皇帝那儿求情,最后蛊惑皇帝留下了钱梦皋等人。
当时朝中许多大臣都不敢得罪沈一贯,刘元珍是第一个上奏,揭露此事的人。然而奏疏呈上之后,皇帝却并不相信,将此事交由公卿大臣议论。沈一贯竭力洗清自己,钱梦皋等人则倒打一耙,诋毁刘元珍。最后刘元珍被贬十年,外放偏远地区任职。
沈一贯假装出一副为刘元珍求情的模样,实际上是从中添油加火,引得神宗再次大怒。先是将刘元珍与给刘元珍求情的贺灿然和庞时雍等外放三十年,后又直接将他们除名削籍。虽然与此同时,钱梦皋等人也被免职,但是沈一贯仍然掌握内阁,未曾受到一丝损害。
刘元珍被削籍之后,回到家乡无锡,与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在东林书院讲学。他们在这儿批评时弊,抨击时政,评比朝中官员,给东林书院就学的书生带来极大的影响力。后来出自东林书院的书生,因为受他们的影响,逐渐在朝中汇聚,形成了新的党派东林党。
泰昌元年,明光宗继位,刘元珍得以起复,为光禄寺少卿。刚刚来到京城走马上任,就接到山海关告急,明军被努尔哈赤军击败,辽、沈相继沦陷的消息。
努尔哈赤的势力,这个时候已经逐渐的强大起来,对明朝形成了强大的威胁。而朝政混乱,军中将士人心涣散的明朝,则步步走向末路。
刘元珍上任之后,对于努尔哈赤的进犯,十分关心,时时刻刻的关注动向。当时前任赞画刘国缙以招募军队安抚百姓的名义,投书督饷侍郎,要求发登州、莱州(今山东蓬莱、掖县)船只,将这些难民南渡山东。
朝中几乎已经同意了此事,只有刘元珍觉得事有蹊跷。认为刘国缙本就有反心,早年时因为贿赂高官,才得以免除罪责。申请军饷,招募军队,钱他是领走了,但是军队却连影子都没有。于是刘元珍认为,刘国缙很可能已经背叛大明了。他将自己的想法和依据列入奏折呈上,但是却并未得到重视。边疆形势告急,刘元珍因此一病不起,不久去世,享年51岁。
刘元珍去世之后,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掌握朝政,大兴冤狱,许多东林党人被逮捕下狱,丢了性命。刘元珍虽然已经去世,却也没有被放过,被夺取功名。一直等到崇祯帝继位,铲除魏忠贤等阉党,刘元珍的冤情才得以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