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舟舟教育培训网!
舟舟教育培训网

一站式教育培训

招生与学习平台

毛泽东的用人之道:不计出身 只要贤能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故事会   2024-01-23 阅读:64

众所周知,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但他们的人生结果却迥然不同,一个改天换地,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一个兵败大陆,退守台湾一隅。这其中有许多主客观原因,但有一个根本原因不可忽视,这就是他们的用人之道有所不同。

说到用人标准,蒋介石的用人标准出身和忠诚,手下又分“黄埔系”“保定系”“浙江帮”。毛泽东没有进入过军事院校,在用人上也就无所谓什么“保定系”“黄埔系”了。

毛泽东的用人原则是“五湖四海”,内战时期,一些许多出身低微的放牛郎、小长工等由于作战勇敢,都被放到前线予以重任。真正做到了“任人唯贤”和“人尽其才”。

粟裕和林彪,可以说是在解放战争中最耀眼的两颗明星。解放战争初期,粟裕在苏中七战七捷,威名大震。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会兵后,毛泽东明示“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交粟负责。”正司令在位的情况下,把战役指挥权交给副司令,这就是用人上的不拘一格。

粟裕也不辱使命,相继成功指挥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沙土集等战役。1948年5月,粟裕被任命为华野代司令员兼政委,实际上成为华东战区最高指挥员独当一面,旋即又指挥了豫东和济南战役。之后的淮海战役更是粟裕的巅峰之作。

粟裕第一次进入高层视野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10月的黄桥大战。内战前,属于新四军体系的粟裕在党内军内地位并不高,作为陈毅的副手,而且长期远离中央,从来没有进入过中共军界和政治界的核心圈子,但这并不妨碍毛泽东放手去用他。

相比较而言,林彪与毛泽东渊源更深,早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林彪就显示了其军事指挥才能,但林彪性格孤僻、倔强、冷漠,遵义会议后,他还公开质疑过毛泽东,跟彭德怀说“现在的领导不成了,你出来指挥吧,再这样下去,就要失败。我们服从你领导。你下命令,我们跟你走。”

在遭到拒绝后,又给中央军委写信,要求“朱毛下台”,对于这些,毛泽东只是斥责他“你还是个娃娃,懂个啥?”毛泽东看中的是林彪善用疑兵、善打巧仗、善从侧翼和敌后发起进攻和使用计谋等指挥才能,所以在解放战争中委以重任,又选拔有原则性又宽容大度的罗荣桓做林彪的搭档。两人配合相得益彰,使林彪军事指挥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

毛泽东用人之道与蒋介石还有许多不同之处,如毛泽东“化敌为友”,蒋介石“化友为敌”;毛泽东“化疏为亲”,蒋介石“对人苛刻”;毛泽东“不拘一格”,蒋介石“讲究资深”等等。

古人讲:“经世之道,识人为先。”“举贤荐才,为政之要。”“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毛泽东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当下,人尽其才,执政兴国,愿朋友们从毛泽东的用人之道中受到启迪。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本网页所展示的有关【毛泽东的用人之道:不计出身 只要贤能】的信息/图片/参数等由的会员【 】提供,由舟舟教育培训网会员【 】自行对信息/图片/参数等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本平台(本网站)仅提供展示服务,请谨慎交易,因交易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及法律纠纷由您自行协商解决,本平台(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您在本网页可以浏览【毛泽东的用人之道:不计出身 只要贤能】有关的信息/图片/价格等及提供 【毛泽东的用人之道:不计出身 只要贤能】的商家公司简介、联系方式等信息。

在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请您致电15932669617,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感谢您对舟舟教育培训网的关注与支持!

官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