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舟舟教育培训网!
舟舟教育培训网

一站式教育培训

招生与学习平台

“放”的智慧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故事会   2024-01-23 阅读:15

“放”有很多意思,他可以是放下,也可以是放弃。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大智慧。

“放”,是放人。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他人产生或大或小的误会。这时,庸人与智者的区别就体现在能否“放人”上。如果一个人心中堆满怨恨,“放”不下,舍不去。那么必然不会聚拢众人,从而形成力量;而“放”得下的人,则可以让一次误会碰撞出好感,从而转化为成功的契机。当年韩信如果不放过那个使他蒙受胯下之辱的无赖,就不会成就淮阴侯的传奇。

由此看来,“放”不仅是放别人一条生路,也是放自己一条生路。放人,是一种使人达到外部平衡的智慧。

“放”,是放己。有人在暮年常感叹人生之艰难之无味,其实是因为没有学会“放己”。放自己一马,也许很多看似過不去的坎就过去了。近年来,学生未能考中理想大学而自杀的悲剧偶有发生。很多人为这些选择在最好年华结束生命的学生惋惜。事实上,那些学生怎么会不知道这些道理呢?只是他们不肯放过自己罢了。苏东坡宦海沉浮,一生都在艰难中,周而复始的召回与放逐,那是怎样的苦痛?而东坡选择“放”己了。他在仕途上放过自己,收获了天地的诗意,成就了光彩的人生。若是那些沉湎于苦痛的人也懂得放过自己,或许就能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放”过自己,是一种使人达到内部平衡的智慧。

有人一生痛苦,只因不会“放人”,也不会“放己”。也有人把世间万物都“放”开,毫无追求,那么就只能庸庸碌碌过一生。南怀瑾先生曾将人生态度分为三种——追逐,厌离,郑重。诚然,追逐就会徒增烦恼,给自己制造超脱平凡的障碍。那么,没有欲望,不在乎一切的厌离就好吗?有人曾说现在的中国年轻人是“早衰”一代,面容未老心已衰。什么都不追求,过一天是一天。那些整日流连酒吧夜店的红男绿女,看似满是欲望,其实已经失了人生最大的欲望——征服生活。一个对什么都不在乎的人,怎么会有责任感?没有责任感的社会何来信任?

“放”是一种智慧,什么时候该“放”,什么时候该追求,这是人生重要的一课啊。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本网页所展示的有关【“放”的智慧】的信息/图片/参数等由的会员【 】提供,由舟舟教育培训网会员【 】自行对信息/图片/参数等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本平台(本网站)仅提供展示服务,请谨慎交易,因交易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及法律纠纷由您自行协商解决,本平台(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您在本网页可以浏览【“放”的智慧】有关的信息/图片/价格等及提供 【“放”的智慧】的商家公司简介、联系方式等信息。

在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请您致电15932669617,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感谢您对舟舟教育培训网的关注与支持!

官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