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这个名字千古留名,是因为他给全中国人民提供了一个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的典故。我也一直是这么认为的,把他视为生活中的反面教材,拿来警惕自己,做任何事不能“纸上谈兵”。直到这些天,开始恶补我战争史方面的缺失,我方才了解到,历史中真实的赵括,是谋将,绝非庸帅。
我们常说“战国四大名将”,秦赵各半壁江山,分别是:王翦、白起、廉颇、李牧,赵括与其中的三位有交集。长平之战,他顶替的是廉颇成为赵军主帅;长平之战的对手是白起;李牧是赵括一手提拔之将。而长平之战,本文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话题,这场战争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秦一统七国的大局势,如若最终的胜者是赵,那么说不定最后统一中国的会是赵国。人们的潜意识里总认为,长平之战赵孝成王更换主帅是走向失败的一个开始,熟不知自廉颇决心与秦打消耗阵地战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最终的败局。秦居崤山以西,是战国七雄中唯一崤山以西的国家。秦国经常会受到山东六国的进攻,所以长期镇守函谷关,守出了经验,对阵地战更是此中之高手。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以来,赵军战斗力急剧上升!特别是骑兵,融入了少数民族的元素,战斗力极强!赵武灵王时期,甚至一度计划着南下灭秦。由此可见,赵国的优势在于主动出击。廉颇决定与秦打阵地战,在战略上已经输掉了起点。然后我们再来看阵地战的重中之重——给养。秦,本就坐拥关中、汉中两大粮仓,又得李冰父子都江堰工程之利,加上了更为富饶的巴蜀,粮草供应有条不紊,井然有序。赵国则大不相同了,国土面积窄小,当阵地战进行到第三个年头的时候,国内基本“弹尽粮绝”。向齐国借粮,又不成功,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阵地战真的没法再继续了。而廉颇又坚持不肯出兵决战,赵孝成王迫不得已更换了主帅。这才是赵军临阵换帅最根本的原因,并非后世所谣传的赵孝成王听信谣言,撤下了廉颇。
长平之战,打阵地战的时候,秦主帅非白起,是王龁。后来听说赵更换了主帅准备决战,才换上了有着“人屠”之称的白起。白起是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名将!谈起他,最多的是关于他的杀人的问题,秦灭六国,一共杀了100多万,他一个人就杀了其中的90多万。那他为什么要杀那么多人呢?这就涉及到战争战略类型上的问题了。白起是中国战争史上打歼灭战的三大风云人物之一,其余两位的名号也是如雷贯耳,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和开国元勋粟裕。成吉思汗能够建立蒙古大帝国,靠的就是一路的屠杀,消灭一切反对势力;内战,人民更多的是记住了林彪的名号,却忽略了在其身后多次请辞元帅的粟裕将军,没有他的歼灭战略,内战不可能那么快结束。说白了,歼灭战就是消灭敌方一切有生力量。何谓有生力量?就是人嘛!借用西方四大战略家之一拿破仑的一句话就是:“战争的目的有很多,但当你消灭了你全部的敌人,所有的一切将都是你的!”拿破仑自己也是打歼灭战的高手。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那么到了战国又如何了呢?会不会好点呢?当然不会,反而变本加厉!如果说春秋的时候,诸侯王们还会尊尊周王,开开盟会,做做表面工作,到了战国大家连表面工作都懒得做了,直接明着为利而战!典型的武力社会。就以长平之战为例,长平之战为什么会爆发?其实原本和赵国没关系,秦出兵伐韩,韩国因三家分晋的缘故国土比较特殊,围绕国都有一部分,然后有一个小道通往魏国,那远离国都的魏国附近还有另外一部分。秦出兵掐断了连接这两部分的小道,使得远离国都的那一部分土地与国都失去了联系,韩国又无力赶走秦兵,只能坐等失去一大片土地。然而另一部分土地的长官见此,不想坐以待毙,于是干脆投降了赵国。赵国由此大利,怎可熟视无睹!随后就爆发了长平之战。所以说春秋战国时代的战争,打来打去就为了那么点利,而这个利的延伸就是土地的争夺。
战争开始了,我们先来看两国最高领导人国君的态度。秦,秦昭襄王本人非常了解这场战争意义的重大!因此将国内能打仗的人全部增援给了白起。赵,赵孝成王就不那么想了,在他的潜意识里没把这场战争当回事,更换主帅只是想让赵军主动出击尽快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他完全没意识到这场战争的历史地位!胜,赵国大可凭此一战树立雄威“一统江湖”。败,就逃不了被灭亡的命运了。他只认为,败了顶多失去投降而来原本就不属于赵国的那部分韩国的土地,对大局无关紧要。赵括最后的败局,与赵孝成王的这个理念不无关联。
决战拉开序幕了,我们之前说过赵军的“骑兵团”优势在于主动出击。赵括根据这个特点,将廉颇的五军阵型改为前后二军阵。五军阵的优势在于一个字——稳。主帅坐镇中军,然后周围分别是前军、后军、左军、右军,形成一个互相保护、相互联系的大方阵。这个阵形主要的功能是防守,无论敌军从哪个方位发起进攻都可应付自如。优点明确,缺点也突出。五军阵限制了赵军骑兵长驱直入的特点。赵括上位以后,使用了前后军阵,将军队分为前后两部分,便于中路进攻。理论上,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赵军骑兵威力,是个很不错的改变。可惜赵括自己走错了一步棋,导致了最后的惨败。赵括自己作为全军统帅,不二的选择是坐镇后军,统领大局。但因前军行军过程中变数较大且关乎到整个战事的进展,所以他决心冒一次险,自己冲锋陷阵!这为赵军的败局埋下了伏笔。白起,早就预想到了赵括会有这种变化,事先派出突击部队切断了赵军前后两个阵营的联系。我一直有一个想法,也许当时秦不更换主帅,让王龁继续应战对上赵括,说不定历史就要被改写了。赵括见此情形,也未方寸大乱,率前军继续深入,奔向白起的大本营!此刻战况十分惨烈,白起派出去的军队,没有回来过的。赵军是踏着自己战友的尸体前行的。这幅场景,像极了拿破仑职业生涯六十多场会战的最后一战“滑铁卢之战”,也和这个战役相似,谁的增援部队先到,谁就能笑到最后。前面已经提到过,秦国倾全国之力做白起的后援,赵括则无后续跟进。所以白起在等到援军的那一刻,立马下达了围剿赵军的终极指令!迫在眉睫的赵军又在此时受到了最致命的一击!带领赵军左突右击的赵括被秦兵的弩机射死了!他死前也没有留下任何的交待,特别是他死后指挥权的问题,赵军随之群龙无首。死的死;逃的逃;还有几十万投降了秦军。若赵括依在,赵国也许还是会败,但相信赵国绝不会败的那么彻底!
长平之战结束了,有史书记载,此战秦损失兵力高达50万之众!赵更严重,超70万!我觉得实际上应该没那么多,史书有些时候也会夸大的嘛!但肯定少不到哪里去。赵国不用说,自此一蹶不振,退出战国争雄,只等迎合历史大一统。秦国也好不到哪里去,据记载这一战,跟随白起南征北战多年的亲信嫡系部队基本战死沙场,能死里逃生的少之又少,可见战况的悲壮。也由此大大激发了本就是“杀人狂”白起的兽性!坑杀了赵军投降的全部有生力量!不过,这也是白起一贯的作风,没什么好奇的。只是这一次,做得最绝!秦国也为长平之战而大伤元气,能打仗的精兵良将损失惨重。之后二十年无力发起大规模的战事。二十年什么概念?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理解,秦国经此一役,一代人几乎消亡殆尽,要等到下一代人长大才有新的军事力量。还好,这个空档只被利用过一次。“战国四君子”中最有才华的魏国信陵君“合纵”成功过一次,让秦狼狈不堪,差点丢了保命的函谷关。秦到底还是幸运的,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不像二次大战中的希特勒,在苏联战场上损失了一代人,盟军没有给他死灰复燃的机会。真的可以说是天佑大秦啊!不过,从上述秦国的战后状态,明显可以看到长平之战秦胜的不容易!我仔细研究过双方战争中的伤亡比例,不算之后被坑杀的几十万赵军俘虏,秦赵两国长平之战伤亡比例接近于1:1
长平之战,赵括在秦军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运筹帷幄,与秦打出了1:1的伤亡比例,实属不易。即可证明,赵括绝非只会“纸上谈兵”之辈。在实际的指挥中,还是非常有军事才能的。我个人认为:此战换中国历史上任何朝、任何一代的名将代替赵括统领作战,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原因有二:其一战局不利,甚至可以说是大不利;其二面对的是白起,一个可怕的没有缺点的对手,他怎可错失这样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战机?运用庞涓评论孙膑“围魏救赵”的一句话就是:“此战无解!”
纵观长平之战,赵括从头至尾没有犯过任何一个错误。唯一的一个败笔就是决心冒一次险充当前军主帅。有人说这不正好证明了赵括的毛躁吗?!非也非也!战场上能克敌制胜的最大妙招是什么?《孙子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在战场上,你想取得大胜,就必须要有“奇兵”。因为你能想到的,别人同样也想得到。只有你自己也不敢去想的,最后去做了,才能出奇制胜。我所熟知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大多是有奇兵的出现。假使当时白起和赵括一样没有后续增援部队,赵括也许就能长驱直入“直捣黄龙”,名垂青史!
中国古代的军事家用兵都可用一字去涵盖。战国四大名将,王翦用兵“霸”,霸气外露,不留给对手任何的机会;白起用兵“绝”,不放过任何一股敌军势力,“歼灭战”的始祖;李牧用兵“稳”,李广守边在于强势的主动出击,攻其不备,李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守,犹如不透风的墙;廉颇用兵“直”,循规蹈矩、墨守陈规,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说到赵括,很难言说又不得不说,长平之战赵括不胜而胜,却遗臭万年,怎奈一个“悲”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