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州桥是联系家教的集散地。经常有联系家教的学生手拿一张A4打印纸,上面写好自己的补习特长,如古代手拿草标待卖物品一样。
年终了,天寒地冻,读师专的芳芳决定不回家过年了,趁假期多挣点钱,下学期的生活费才有着落。再说,她家住得远,回家要花一大笔的车费。
芳芳在播州桥上站了五六天了,还是没有主顾联系她。在这期间,芳芳认识了一位烤红薯的大叔,大叔是个外地人,有一个孩子在念小学,妻子常年有病,一家人全靠烤红薯维持生计,有时遇上城管,整个家当还会被没收,日子过得也很艰难。
大叔经常夸芳芳能吃苦,说她一定会有好运气,芳芳也希望大叔生意兴隆,两人在寒风里笑成一团。
大叔每天都会把最后一个红薯拿给芳芳吃,芳芳没舍得吃,大叔烤的红薯和母亲在煤炉里烤的红薯一样香甜,要留着回去当晚餐,她兜儿里已经没几块钱了,再找不到家教的工作,恐怕要饿肚子了。
这天中午,芳芳还真来了运气,一个小男孩儿找到芳芳,芳芳看着就孩子一人,有些疑惑。男孩儿仿佛看出了芳芳的心思,说道:“姐姐,你去我家,我妈妈在家里,她会和你商量的。”
男孩儿的家在一个满是低矮房屋的生活区里,家里很简陋,但却干干净净的。墙壁刷得雪白,只是有一面墙上,有一两个平方的地方用报纸糊了一层,显得有些特别。
男孩儿的妈妈跟芳芳聊了一会儿后,诚恳地说:“你们一个小时收费20元,我家也不富裕,我们只打算每天就给孩子补一个小时,你看行吗?”
欣喜的芳芳连连点头,有主顾就已经很高兴了,没啥好挑拣的。
每天早上,芳芳都会来给男孩儿补课,芳芳也不计较时间,有时两个小时,有时整个上午都在给男孩儿上课,费用仍然按一个小时来收。男孩儿的妈妈很感激,只是让芳芳疑惑的是,男孩儿各科学习成绩都很好,芳芳只有额外给他讲些有难度的题。
补完课,芳芳还是要去播州桥联系家教。
这天,芳芳刚来到播州桥,就见桥上一片混乱,原来是城管的来了。桥上大小摊子都在“稀里哗啦”地搬动,芳芳看到烤红薯的大叔急忙收好炉子,迅速推着车子准备逃,可大叔还是动作慢了,被追上来的城管拦住了去路。城管要掀下他的炉子,大叔见状慌忙用手抱住炉子,可是城管还是使劲地拽炉子,大叔一个劲地求着城管,说下次再也不在这里摆摊了。城管仿佛没听到大叔的乞求,用力更猛了。芳芳上前推开城管吼道:“大叔都向你们认错了,你们难道没有良心吗?”
见是一个学生模样的小姑娘在阻拦,城管厉声地说道:“去,去,不关你的事!”
“怎么不关我的事了,你们天天喊着文明执法,这就是文明吗?这和鬼子进村有什么区别?”芳芳不甘示弱。
围观的人七嘴八舌地谴责城管,城管也不好再折腾下去,索性警告几句就离开了。
城管走后,芳芳看到大叔的眼圈红红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一连好几天,芳芳再也没有看到大叔在播州桥上卖红薯了,不知道大叔又到哪儿打游击去了,芳芳感觉很失落。
一天早上,芳芳有些感冒,就没有去给男孩儿上课,下午好些了,她硬撑着准备帮男孩儿把课补上。
芳芳来到男孩儿家,一进去,她就惊呆了,屋里竟然站着烤红薯的大叔!她惊异地问道:“大叔,你怎么会在这儿?”
“爸,是张老师来了吧?”男孩儿的一句话,令芳芳恍然明白了一切。大叔朝芳芳嘿嘿地笑起来。
芳芳朝着贴着报纸的墙边走去,她揭起一个角,看到报纸下全是奖状。
芳芳的眼里噙满了感激的泪水,在寒冷的冬日里,她从来没有感觉到像今天这样温暖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