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你是不是父母的陌生人》这样的一个视频,非常泪奔。视频当中提了几个这样的问题,父母的身体怎么样?他们最爱吃什么东西?他们为什么总着急地催婚?他们是否了解你的工作?当相机对准年轻人,也就是身为孩子的我们的时候,一切都模模糊糊,好像都回答不上来。可当问到父母的时候,每组父母提到孩子眼神都亮了,如数家珍般滔滔不绝。这不是一个典型的镜头,而是真实的千百万个我们。
曾经有一个很经典的算术题,我们这一生还能够见父母多少次,如果按照一年两次回家见父母来计算的话,以父母目前50岁,再活50年来计算,我们与父母也只能见100次。每次见7天来计算,也就只有两年左右的时间。这是让很多人触目惊心又泪奔的一道算术题,却是痛苦的现实。
当初我就是因为看了这道算术题,想要做点什么,不能光在计算器面前流眼泪。我把我妈从老家接来北京,但她刚刚来到北京的时候,很多事情不熟悉,对小区不认识,对周围路也不熟悉,我每天依旧很忙,回到家也没时间没精力跟她聊天。每次她谈到老家的某某现在如何的事情,我总是不耐烦地打断她。日子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感到非常困难。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是对的还是错的,我让她远离了自己的朋友圈,而从大学离开家分开到两年前,已经10年了,我已经有了自己新的小伙伴、新的喜好,喜欢上了不同口味的饭菜,我的一切都改变了,但我妈并不知道这些。但我也同时意识到,这么多年,她的生活也在变化,或者是因为我而改变,或者因为其他原因。
这两年来,我们都在相互磨合,我们分开了好久,慢慢去重新熟悉对方的思想和习惯。我每年都带她体检,了解她的身体状况,我吃到好吃的东西都会再带她去吃一点,去过好玩的地方再带她去玩儿一遍。如果有机会出国,我会尽量地带上她,让她去看看我的世界,了解我的生活状态和周围的环境。
现在妈妈已经能够在北京愉快地生活,有自己的新朋友和社交圈子,每天含饴弄孙地在小区里开开心心地生活,这曾是我以为她来了就能做到的事,但真相是,我需要这么多的努力才能做到。
我们总觉得父母不理解我们,事实上我们从未跟他们沟通过。就像视频里说的,对很多年轻人来讲,结婚是一个特别恐怖的话题,我们总觉得父母总在逼着我们找一个自己不爱的人,但父母则是希望能找一个人代替自己保护和照顾自己远在他乡的孩子,能够不要被风吹被日晒,晚上加班有人能接一下,生病了有人能倒杯热水,仅此而已。
过年,每一个人都要准备回家了。当你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可能会跟我一样感动又难过,我们想当然地觉得,父母会永远健康地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却从未真正关心过他们的任何。在可以回家的假期里,对他们耐心一点,问问他们喜欢吃什么,身体怎么样。好好地跟他们讲讲自己的工作,为什么上班的时候不能接他们的电话,为什么不愿意被催婚,自己喜欢怎样的人,对未来有怎样的计划。
最重要的是,春节之后的下一次,你准备什么时候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