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舟舟教育培训网!
舟舟教育培训网

一站式教育培训

招生与学习平台

“纸上谈兵”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故事会   2024-01-18 阅读:22

小智上初中时,化学课上讲到了酸碱中和。其实,在生活中酸碱中和的事例也不少,最为典型的要属蒸馒头了:发酵好的面团,酸酸的,搀上适量的碱水(或者直接搀上碱面),中和了酸味,蒸熟的大馒头又白、又渲腾、又好吃。

这天,又上化学课,老师做阶段总结。他突然问道:“同学们,假如身上溅上了硫酸,应该怎么处理?”

同学们没有几个举手的,而小智的同桌大宝却高高举起了手说:“我知道。”

“请大宝同学回答。”

“硫酸是强酸,我就再倒上一点儿强碱,让它们中和。”大宝站起来,信心十足地回答。

“大宝同学说的原理是酸碱中和,但是只能在试杯里做。如果在身上可不能这么干,那就等于火上浇油,你根本伤不起!”老师严肃地告诫大宝和同学们。

“记住,如果溅上的是稀硫酸,就立即用大量的水清洗;如果溅上的是浓硫酸,要先擦去浓酸,然后再用大量的水清洗。”老师讲道。

随后,他又补充了一句:“在生活中,可以用上化学原理,但是千万不能滥用。”

其实,岂止化学原理不能滥用,还有很多别的理论、原理也不能生搬硬套,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应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战国时,虽熟读兵法、却不会灵活使用的赵国将领赵括打败仗的史实,被后人编成了“纸上谈兵”的典故,以此警醒后人。可是,现今社会类似“纸上谈兵”的例证依然多得不胜枚举,岂非笑柄?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本网页所展示的有关【“纸上谈兵”】的信息/图片/参数等由的会员【 】提供,由舟舟教育培训网会员【 】自行对信息/图片/参数等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本平台(本网站)仅提供展示服务,请谨慎交易,因交易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及法律纠纷由您自行协商解决,本平台(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您在本网页可以浏览【“纸上谈兵”】有关的信息/图片/价格等及提供 【“纸上谈兵”】的商家公司简介、联系方式等信息。

在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请您致电15932669617,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感谢您对舟舟教育培训网的关注与支持!

官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