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舟舟教育培训网!
舟舟教育培训网

一站式教育培训

招生与学习平台

抛砖引玉的故事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故事会   2024-01-18 阅读:53

抛砖引玉故事

【注音】pāo zhuān yǐn yù

【故事】

唐朝时期,有一位诗人叫常建,还有一位诗人叫赵嘏。常建对赵嘏的才华非常佩服,他总想得到赵嘏的诗作,只是没有办法。后来,他还真想出一个索诗的法子。常建打听到赵嘏要到灵岩寺去游玩,他便先赶到寺庙,并在墙上题了两句话,然后躲到一边去了。这天,赵嘏果然来到灵岩寺拜佛游玩。当他转到一座墙壁时,发现上面题着两句诗。他端祥片刻,心想,诗写的不错,为什么只写了两句呢?于是,他提起笔来,在常建的诗后又补上了两句,成为一首完整的七言绝句。赵嘏走后,常建赶过来观看,一字字的琢磨,认为补写的这两句确实比自己高明,便抄写了下来。别人看过之后,都说常建为了得到赵嘏的诗,用了"抛砖引玉"之法。成语"抛砖引玉"就是由此而来,比喻以较差些的作品或是较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的佳作或高见。后来人们多用于自谦之词。

【出处】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

【解释】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用于谦词

【相近词】引玉之砖、一得之见

【押韵词】真凭实据、凿凿有据、物以类聚、溘然而去、麾之即去、进退失踞、来者不拒、创深痛巨、深识远虑、绝裙而去、......

【示例】刚才婢子费了唇舌,说了许多书名,原是抛砖引玉,以为借此长长见识,不意竟是如此!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

【其它使用】

◎ 我们通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发现可称之为"串换式"或"对调式"的移民思路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特在此加以介绍、讨论,以期抛砖引玉。

◎ 考虑到此教材的使用面极广,近几年还进行了多次改版,所以有必要相互切磋,以利于共同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本人把自己十多年来在教学中的改进工作总结、概括出来,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同时也可供教材再版时参考。

se="<span="">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本网页所展示的有关【抛砖引玉的故事】的信息/图片/参数等由的会员【 】提供,由舟舟教育培训网会员【 】自行对信息/图片/参数等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本平台(本网站)仅提供展示服务,请谨慎交易,因交易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及法律纠纷由您自行协商解决,本平台(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您在本网页可以浏览【抛砖引玉的故事】有关的信息/图片/价格等及提供 【抛砖引玉的故事】的商家公司简介、联系方式等信息。

在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请您致电15932669617,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感谢您对舟舟教育培训网的关注与支持!

相关舟舟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