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开一本古旧的笔记本,上面写着“猕猴救火(二)”。它是一个令人回味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小村庄里。
这个小村庄位于山间,人烟稀少,与外界的联系非常有限。在这个村庄里,住着一群热爱和平而善良的村民。
有一天,一场大火突然在村庄疯狂蔓延,烧毁了许多房屋和农田。村民们惊慌失措,无从下手,只能眼睁睁看着火势肆虐。
这时,一只聪明的猕猴想到了一个办法。它能爬树,而且还擅长模仿人的动作。于是,猴子迅速跳上树顶,展示它的“救火”本领。
猴子拿起一根树枝,模仿人类使用水桶舀水的动作,可惜由于猴子没有力量,无法将水舀到火源处。于是,它又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
猴子迅速爬下树,跑到村庄边的河流旁,蘸满水的树枝再次回到火场。这一次,它想到了利用火势的扩散性,从而能更有效地救火。
猴子以惊人的速度在火场周围划开土地,制造起缓冲带。然后,它把沾满水的树枝狠狠地甩向火焰。随着水滴的四溅,火势开始被扑灭。
猴子不停地奔跑,不停地舀水,不停地甩水,直到火灾完全受控。最后,火势熄灭了,猴子挥别村民们,消失在了茂密的森林中。
村民们无比感激猴子的英勇行为。他们纷纷在村子里竖起了一座猴子的雕像,以表达他们永远的感激之情。
故事传遍了世界各地,人们学到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即使是小小的生物,只要发挥自己的能力,也能产生巨大的价值。无论是谁,只要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就能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