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中国学前教育的奠基者
陈鹤琴,是中国学前教育的奠基者之一。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她始创了“幼儿游戏”的概念,并将其运用到幼儿教育中,成为了当时中国学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人物。
从医生到幼儿教育家
陈鹤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一个医生家庭。她自小聪明好学,在上海复旦大学就读期间,曾担任校篮球队队长和女子田径队员。毕业后,她选择了医学专业,并担任过多年的外科医生。
1978年,陈鹤琴调往上海市卫生局工作,负责卫生防疫工作。在工作中,她发现许多孩子由于缺乏合适的幼儿园或托儿所而无法得到照顾和教育。这启发了她对幼儿教育的关注。
创建“幼儿游戏”理论
1980年,陈鹤琴投身到幼儿教育领域。她开始深入研究幼儿发展心理学和游戏教育理论,并创立了“幼儿游戏”理论。
根据“幼儿游戏”理论,幼儿的学习应该以游戏为基础,通过游戏增强他们的兴趣、潜能和创造力。在此基础上,陈鹤琴还开发出多种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游戏教具和玩具。
推动中国学前教育发展
陈鹤琴在“幼儿游戏”理论的指导下,创建了上海市第一所公办幼儿园——上海市静安区长寿路幼儿园。该园采用了先进的教育方法和设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学前教育领域的发展。1985年,在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学前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后,陈鹤琴应邀担任了国务院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为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结语
陈鹤琴是中国学前教育领域的杰出代表之一,她创立的“幼儿游戏”理论和推动中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贡献将长久地影响着中国幼儿教育事业。在今天,我们应该继承她为人类未来所做出的伟大贡献,继续推动全球幼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