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中外史
学前教育是指对3至6岁儿童进行的早期教育。在中国,学前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当时的富家子弟在家里请私人教师进行读写算术等基础知识的传授。但是,普及化的学前教育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而在西方国家,早期的学前教育与宗教有着密切关系。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推动了一种新型的早期儿童关怀方式——孤儿院和幼儿园。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和欧洲开始实施公共幼儿园计划,为贫困家庭和单亲家庭提供免费或低价的学前教育服务。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全球范围内对于学前儿童认知、社交等方面发展特点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开始建立相应理论体系。这些理论主要包括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布鲁纳教育学理论等。这些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为学前教育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指导。
近年来,随着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和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和重视学前教育。根据2018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学前三年教育普及和提高质量的意见》,我国将加大对学前教育资源的投入,并逐步实现公立幼儿园普惠化。
总体而言,中外学前教育虽然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但都强调早期儿童认知、社交等方面发展特点,并且倡导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