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暴力的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在一些家庭暴力事件中,当事人选择以家庭暴力起诉离婚时,孩子的归属问题成为了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夫妻离婚后,孩子的监护权、抚养费等相关问题需要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决。而在家庭暴力案件中,当事人可以通过提供证明材料来证明对方存在家庭暴力行为,并以此作为离婚的原因之一。
然而,在涉及到孩子归属问题时,法院会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1. 孩子年龄:如果孩子年龄较小,一般会判给母亲或者父亲。如果孩子已经成年,则可以自己做出选择。
2. 监护能力:法院会考虑监护人是否有足够的能力照顾孩子。如果双方都不具备良好的监护能力,则可能会将孩子交给其他亲戚或者托管机构。
3. 孩子的意愿:如果孩子已经成年,他们有权利自己选择归属。如果孩子未成年,法院会考虑孩子的意愿,但不是绝对的决定因素。
在以家庭暴力起诉离婚的情况下,如果法院判定当事人确实存在家庭暴力行为,则会考虑将孩子判给没有犯罪记录的一方。如果双方都存在家庭暴力行为,则可能会考虑将孩子交给其他亲戚或托管机构。
总之,在家庭暴力案件中,孩子归属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决定。如果当事人无法达成协议,则需要依靠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