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心境总会受到周围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放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情绪,对学生的感染作用,从来都不能低估。
在情感的感化上,人与人之间越是熟悉和亲密,情绪上相互影响就越大,反之越低。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子女之间有血缘关系,彼此之间的关系无可替代、非常亲密,甚至可以说是不可分离的。
所以,许多情况下,父母之间的举动,看在学生眼里,真的无法“无动于衷”,这种情感上的感染,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
但是,这种悄无声息、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许多父母的心目中,并没有察觉到;他们时常随性而为,在孩子的面前,毫不掩饰之间的情绪,无形之中不断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教育”着学生。
而一些学生负面情绪,也会在父母的感染下逐步形成;但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这方面,许多家长自己犯错的同时,还会不断责怪学生不懂事。
尤其那些不注意自己态度的父母,由于脾气粗暴,经常会为一些小事情发脾气;当情绪不能控制时,还会忍不住的骂孩子,从而伤害孩子的感情家庭教育中,情绪感染如何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在其成长过程中,不仅削弱父母的教育力量,还起到负面作用。
父母对孩子的感染力量,除了受到彼此之间情感亲疏的影响外,随着孩子年纪的增加,这种感染作用逐渐减少。
一般情况下,孩子的年纪越小,人生观、世界观没有形成之前,他们是缺乏主见的,习惯于接受父母的建议,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也倾向于模仿家长的做法。
在一个人的儿童期,以及青少年时期,他们主见不足,对父母依赖性比较强;这个时候,家长对学生的感染作用非常大;学生的情绪,也会因为父母的情绪而受到较大的影响。
比如说,一个学生在学校犯了错误,老师屡教不改,但是父母的批评下,这个学生有可能就会痛改前非。
但是,当学生人生观形成之后,凡事有了自己的见解,作为父母若是还想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去感染他们,就显得不太容易了;这个时候,只能选择用道理说服对方。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到自己言行对孩子的感染作用,尽可能对他们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比如与孩子建立正常的感情,不能对孩子过于骄纵,总是被他们的需求牵着走。
有句古话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家长想要孩子听自己的话,对其产生正确的感染,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从一点一滴中,去教孩子做人、做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内容会稍有编辑,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