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宣传,你该关注什么
■本报记者 温才妃
不久前,网络上惊现一组神吐槽,学“休闲体育”就是在广场上教大妈跳《小苹果》,读“茶学”毕业后上山种茶叶……在教育部日前公布的“2014年度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名单中,休闲体育、茶学、假肢矫形工程等特设专业显然被一群调皮的网友“玩坏了”。
对于这些专业,网友虽然调侃得俏皮可爱,但是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很明显——包括考生、家长在内的部分人群,对大学开办的专业内涵、就业走向并不了解。那么,这种现象普遍吗?大学又应该做何改善?
69%的考生不了解所报考专业
实际上,不清楚“一个专业是干什么”的情况由来已久。
福建某中学教师林婧雯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当年她填报志愿时,也对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充满了疑问,恰巧有一名同学被医科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录取,“一群同学还起哄说:‘将来领准生证找他’。”
“如今由于网络等宣传途径增加,这一情况有了改观,但仅凭字面意思或只作浅显了解就报考的考生、家长还有不少。”林婧雯说。
据中国教育在线所作的《2014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高达69%的考生没有了解所报考专业的学科方向、课程设置、就业前景,以及在全国院校中的排名情况,只有31%的考生会作了解。换句话说,69%的学生有可能在失望中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
上述神吐槽招生宣传,你该关注什么,虽然调侃了新专业“奇葩”开设的现状,但也引起了人们了解专业的好奇心。稍微留意的人就会发现,当中存在不少误读。
撇开字面上的解读,新增专业中有不少值得人关注的地方。记者了解到,如被人想象成生产假肢的“假肢矫形工程”,被人视作生产灯泡的“光源与照明”等专业,都属于最容易诞生创新型人才的交叉学科范畴,开设的初衷多是为了弥补中国在该领域的人才空缺。
另外,2014年一些高校新增的专业实际上已在其他学校开办多年。如建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茶学”本科专业,学历从中专至博士均有涉猎,目前已多达十几所院校开设;即便是休闲体育这样更不为人知的专业,也开设了近10年。被人们当作新专业,也难免尴尬。
何以“两不知”
部分专业“养在深闺人未识”,考生在报考前不了解专业,这是正常现象吗?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别敦荣指出,除了面向特殊行业的非社会通用型专业,因就业面过窄、没有广泛宣传的必要外,其他专业都应当重视宣传工作,让公众,尤其是考生、家长对各专业的办学情况有比较充分的了解。我国高校开办新专业往往比较重视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公众却无从知晓申报情况——尽管开设新专业前高校会作一定的社会调查,但在其潜意识中并不认为有让公众了解专业的必要。
“尤其是普通院校,它们没有能力像‘985工程’高校那样去争夺优质生源,也无须像民办高校那样担心没有生源,由于有调剂政策的存在,普通院校宣传力度不大的新专业总能招到学生,所以他们的招生宣传往往不太活跃。”别敦荣说。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像校园开放日这种让家长、考生与招办老师直接面对面的形式,通常都在办学质量较高的高校中进行。
而在林婧雯看来,有一个现象同样值得关注,不少招生简章没有使用公众能够读懂的语言作专业介绍,“似乎每个字都能读懂,但是组合在一起又不得要领”;或者干脆洋洋洒洒地介绍学校概况,留给专业介绍的篇幅有限。
作为具体的操办者,高校人员也有难咽的“苦果”。曾经在高校招生办工作的周林告诉记者,从前的招生简章印得很厚,但学生不爱看,后来就改为突出就业方向,而对学科建设、发展前景介绍得少一些。但是,这样并不能解决问题。“在现有的录取模式下,很多考生都是根据考分定学校,再选择专业。他们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高考中,加上高中缺乏职业课程的引导,填报志愿时间紧,光靠一份或简或丰的招生简章,并不能保证他们一定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
对接须注入哪些力量
大学需要把专业推荐给考生,考生也希望了解专业将来的方向,如何让二者实现更科学的对接?
在周林看来,高中是必要的环节。“在高中开设科研、科普类型的讲座,邀请有名望的教授为高中生讲授专业发展的前沿知识,这是让学生了解专业的有效途径;在高中开设一些介绍学科前景、学科发展的先修课程,有助于学生选择具体的专业。”但他同时指出,即便如此也存在开设面不足,往往只覆盖重点高中的弊病。
而对于高校而言,打破单纯由行政部门负责宣传,建立行政与学院联手宣传的模式是更好的选择。如果学院里负责教学的副院长能够和招生部门一起到高中做专业宣讲,自然再好不过。但存在一个问题,跑10所高中也许还行得通,跑50所、100所高中恐怕精力不济。
“通过电脑、手机等新媒体互动,效果会更好。”周林尝试过给学院院长做视频访谈,通过访谈更直观地介绍学院、专业,他还设想过拍摄一套介绍专业的视频,“每个视频一小时,让专业的语言变成考生、家长感性的认识”,考虑到操作成本,他更愿意联络同类院校一起进行。
虽然新老专业在学生眼中并无二致,但是新专业与就业热点紧密结合,通常都会成为当年宣传的重点,尤其是新增交叉学科专业,更需要公众关注。
对于新专业的宣传,别敦荣表示,高校至少应该向公众说明专业开设的目的、人才培养目标、就业需求以及开设专业的条件(包括具备怎样的师资,拥有哪些仪器设备,有哪些渠道的经费作保证,跟企业、行业有哪些合作等),“通过这些说明才能让公众认可高校开设新专业的实力”。
周林补充说,新专业开设之初难免在学科建设、师资配备等方面不及老专业,“高校最好不要做过多的回避,而是跟考生讲清楚,让他们自己来判断选择”。
《中国科学报》 (2015-04-09 第6版 动态)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内容会稍有编辑,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