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公平的,我们应该努力维护这种公平,可近些年补课班的出现,让教育内卷越来越严重,学生愈加身心俱疲。
最近,新学期已经开学,中小学生纷纷开启没有补课班的学习生活,不仅作业少了,课余时间也变多了,不得不说,现在的学生已经实现初步减负。
不过,有些家长看到孩子不学习,每天只完成很少的作业量,就开始焦虑,开始找各种渠道给孩子补课。
一位家长就在网络上发出疑问,大概意思是“我有钱,不让学生上辅导班,给他们请一对一家教行不行”,这或许是很多家长都想知道答案的问题。
双减下,为何家长都想尝试“一对一家教”?
培训机构关门后,不让学生去补课班,家长就专门请老师来家里进行一对一,虽然收费偏高一些,但只要能提升学习成绩,大家还是愿意尝试的。
其实在双减落实之前,有些家长就已经放弃大班的补课形式,他们认为,大班老师肯定找不到所有学生,一旦学生自控力差,没有老师看管,补课就像没补一样。
而且大班老师和小班老师的补课形式不同,学生在大班补课时,能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老师的重点可能也只是讲完一节课而已。
而小班与大班不同,小班老师能针对每个同学的问题做深入解析,能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授课方式,虽说价格偏高些,但确实能看到效果。
一对一家教,就是在小班基础上更精准的授课方式,每节课收费在200到500元不等,主要针对的就是需要快速提升成绩的同学。
在双减政策下,大班小班都已经被取消,家长能想到的补课形式只有一对一,于是纷纷开启高薪聘请老师的模式。不过,请家教的梦可能也要碎了。
教育部发布文件,堵住“补课”漏洞
针对有家长提出的问题,教育部近日发布最新通知,意在彻底堵住家长想给子女补课的心,“一对一家教”也在禁止行列中。
文件显示,很多家长能想到的“地下补课形式”,都在打击范围内,比如:
任何以个人辅导和学科类辅导的机构都不能提供“家政服务”和“住家教师”等私人化学科类辅导。
没有资质的老师不能私自开设学科类辅导班,在职中小学老师不能进行有偿授课。
任何公共场所都不能提供文化课培训,比如“直播”、“酒店”、“咖啡店”等,任何以“提供”培训的服务都要被暂停“我有钱,不上辅导班,一对一家教可以吗?”教育部回应了,这些都是违规行为。
双减政策下,学生之间拼的就是基础教育和原生家庭。
父母永远是子女最好的榜样,也是子女最好的老师,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会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状态。
原生家庭带来学生的影响,可不是只有陪伴那么简单,这些家长更懂得抓住孩子特长,利用更科学的方法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这件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内容会稍有编辑,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