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体育部简介
体育部是学校直属教学科研单位武汉理工大学2021年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承担全校本科生公共体育教学、研究生培养、体育科学研究、大学生和教职工体育健身、校内外体育竞赛、体育文化建设和对外体育交流等工作。为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以体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体育部现有专任教师93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55人,讲师24人,助教1人;博士13人,具有海外经历教师人数12人。我校大学体育为省级精品课程,1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两次荣获全国大学生比赛“校长杯”,两次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篮球、田径、网球、武术等高水平运动队居国内高校前列水平,并建立了省级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和体育健身研究中心,为培养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搭建了良好的教学与研究平台。同时,学校与美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和港台地区15所知名大学建立了体育文化交流机制。
二、学科概况与成绩
2.1学科概况
武汉理工大学现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下设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四个学科方向。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优势,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形成了体育健康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体育健康促进与运动干预、体育健康文化开发与管理、体育健康文化传播与教育等研究领域。
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方向:(1)建设体育工程研究方向,开展与材料、建筑、艺术、公共应急管理等学科领域的合作。(2)建立与经济、管理、法学等学科交叉融合长效机制,开辟体育健康教育训练管理、体育健康文化建设、体育经济等研究领域。(3)与知名体育公司合作,建立校企研发中心。(4)建立体育健康促进与运动干预实验室,与学校化学与生命科学、医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实现“体医融合”发展思路。
2.2学科成绩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授13人,博士13人,出站博士后2人,海归博士1人,12名专任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
近5年承担国家级项目7项,其他省部级课题21项,横向课题15项,总经费逾5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27篇,体育类核心期刊60余篇;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建有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研究生国际化课程,聘请5名国际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近5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体育类核心期刊12篇;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95%以上;研究生参加全国及省级体育竞赛获奖121人次,其中冠军23人次;向省市、职业队及国家队输送6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优秀运动员。拥有多学科资源优势,并创建了体育科学研究所,为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研究环境。
三、研究方向与特色
四、招生人数与参考书目
五、招录政策与奖励体系
5.1招录政策
(1)推免生
达到考生所在学校推免要求并获得推免资格,第一志愿报考武汉理工大学体育部,复试合格的考生。
(2)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统招考试
第一志愿报考武汉理工大学,初试和面试合格,按成绩由高至低录取。
(3)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等专项计划的考生由学校按规则统一录取。
5.2奖助体系
学校奖助体系
建立了研究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卓越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金、助研岗位助学金、助教岗位助学金、助管岗位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等多元化奖励和资助体系,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具体按照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奖助学金相关评定办法实施。
部门奖助体系
体育部建立了体育学研究生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及研究生学术科研活动助学金。
六、校园文化与就业状况
6.1校园文化
武汉理工大学70余载办学实践,凝炼形成了“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大学理想和核心价值追求,形成了“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和“卓越教育、卓越人才、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理念,铸就了以“厚德博学,追求卓越”校训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学校以“塑造文化精品,砥砺理工大精神”为目标,广泛开展大学生“金秋艺术节”、“创新杯”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求索杯”大学生综合知识竞赛、“世纪杯”大学生辩论赛、“理工大讲堂”、“闻贤讲坛”、“研究生科技节”等活动,打造了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特色党建等一批校园文化品牌,形成了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校园文化。体育部结合学科特色,开展了“海峡两岸篮球文化节”、“南湖杯系列赛”、“校运会”等精彩纷呈的体育特色文化活动。大学生校园群体健身与竞赛活动丰富多彩、有序开展,体育文化氛围浓厚。经过多年的营造和不断的实践,形成了“贴近学生个体、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终身发展”的校园体育文化特色。学校每年举办全校田径运动会和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体育类舞蹈等系列单项比赛,并选拔组队参加湖北省和全国大学生各项比赛。
6.2就业情况
自2009年以来,体育部共培养12届体育学硕士毕业生,总数达139人,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以上。经统计,139名体育部硕士毕业生中,有67人在高校就职,占48.2%,有16人在中小学就职,占11.5%,有37人在企事业单位就职,占26.6,有12人自主创业,占8.6%,有7人攻读博士,占5%。
培养的体育学毕业生中涌现出多名优秀毕业生代表:陈曦,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现就职于武汉体育学院艺术学院;刘诗洁,上海体育学院攻读博士;黎在敏,成都体育学院攻读博士;朱琳,苏州大学攻读博士;韩城江,北京体育大学攻读博士;张晓强,华中师范大学攻读博士;朱本强,曾为国家网球队主力队员,全国总决赛单打六连冠,先后评为湖北青年五四奖、湖北十佳运动员、全国俱乐部最佳运动员等荣誉称号;任龙云,现任职于青海体育局,曾多次获全运会和大运会长距离跑冠军;曹茉婕,现任职于青海省体育局,曾多次获全运会、大运会等大型赛事冠军,多次代表国家参加世界大赛,先后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工作、青海省三八红旗手、青海省五四青年奖等;代怀博,篮球职业运动员,现效力于CBA吉林队。带领武汉理工球队成功卫冕CUBA西南赛区冠军,多次代表国家比赛,曾带领中国U18国青成功卫冕亚洲冠军。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内容会稍有编辑,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