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随着中小学课后辅导的需求急切攀升,各类课辅机构犹如雨后春笋般孕育而生。课后辅导培训机构的出现解决了孩子放学后与家长下班前的“真空“时间,为孩子提供专业的课业辅导,但这些良莠不齐的课辅中心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小觑。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为孩子和家长提供一个令人放心的学习环境,是全社会的责任。
一、 中小学课后辅导培训机构出现的背景及其积极意义
1、 背景
近年来,在“义务教育学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规定”政策的影响下,中小学学生在校时间以及回家作业量都在不断缩减。湖州市中小学一般在下午三点至四点半放学。每周还有一天为教师教研活动,提前至两点半就放学了。而大部分家长下班时间均为下午五点半以及后,这“真空”的两小时着实让人头疼:孩子的接送、课后作业辅导、吃饭休息成了家长的燃眉之急。因此,不少课后辅导培训机构瞄准了这一现象,如雨后春笋般孕育而生。
2、 积极意义
课后辅导培训机构的出现,一方面从根本上化解了学校放学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的矛盾,使家长在工作中无后顾之忧;另一方面,由专业的老师辅导功课,能使孩子将知识点掌握的更扎实,也比家长在家辅导更专业,着实“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在帮助孩子合理规划安排课后辅导的同时,也帮他们节省出了更多的课外时间,可以充分用来投入到兴趣爱好的学习中去,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减负”更有意义。
二、 中小学课后辅导机构存在的问题
“托管班”遍地开花,现状却着实令人担忧。学校附近、小区里„„巨大的需求量让这些负责接送和临时照看孩子的辅导机构异常火爆。然而,由于缺乏监管,这些课后辅导机构质量参差不齐,存在许多安全隐患,监管状况令人堪忧。
1、 管理混乱
目前湖州市的课后辅导培训机构数量多,但真正在市教育局注册登记过的不过五成。有一些甚至直接在小区内租用居民房屋进行营业,不在教育部门注册,也不受教育局监管。这些所谓的托管中心,其实并不是是严格意义上的办学培训机构,教育部门不对其进行审批,也难以管理,而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都不能从事托管服务。一些辅导中心由于注册民办教育机构的手续复杂,许多经营者都打起擦边球,以“文化传播公司”等名义开设托管服务的比比皆是,但在目前营业执照办理的分类中并没有私人托管这一项,因此也无法再工商部门备案。这些不正规的课后辅导培训机构安全意识普遍较差,场所多存在不通风、安全通道狭窄等问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不少课后辅导培训中心没有得到消防部门许可,更没有消防设备和安全通道,一旦发生火灾等应急情况,后果难以想象。
2、 虚假招生广告 “历史悠久”、 “100%一线教师”、 “十天提高二十分”„„为了招揽生源,各种课辅机构的宣传铺天盖地,夸大其词。但据笔者调查,这些“名师”大多为在校大学生,与宣传大相庭径。这些“名师”由于几乎毫无教学经验,而课辅机构又在一些关键的教学环节上又没有设置监控和标准,教学质量的好坏完全凭老师的责任感来把握。于是,上课玩手机、拼命地让学生做试卷、与学生天马行空地聊天„„老师的敷衍塞责行为愈演愈烈。除此之外,课辅机构的虚假承诺也常常让家长着实体会到货不对板的服务,报名时课辅机构的咨询师往往许诺家长,孩子来培训机构学习后,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成为班里的佼佼者。而这些肆意的承诺也慢慢使得家长对整个课辅市场产生怀疑,这些机构的“教育咨询师”逐渐成了人们眼中的专业的“忽悠师”。
3、 乱收费
这些课后辅导培训收费大都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许可,收费标准混乱。同样的课后辅导,单月收费从400元至800元不等。据业内人士提供的数据表明,除去人工、房租、宣传等费用,辅导机构的利润能达到40%以上。如果是未正式登记注册的托管中心,还存在着大量偷税漏税的情况,利润更是高达50%以上。本是用来教书育人的培训机构却被慢慢腐蚀成为利益熏心的人手中的“敛财机构”。
4、 办学规模较小,教师流动量大
这些民办的培训教育机构无法与民办私立中小学相比,更无法与公立学校同日而语。在办学场地、招生人数上相对较少,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大部分课辅机构没有正规的人事管理系统,容易让在职教师缺乏安全感,往往遇到公立或私立学校招聘后就急于转职。而新老师对于参加课辅的学生来说,相互之间都有适应期,频繁地换老师容易让学生产生不安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率。
三、 关于中小学课后辅导机构所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
虽然课后辅导培训机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它毕竟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课后学习的空间。但学生课后辅导问题事关社会责任,因此加强对托管中心的管理,应当本着逐步规范、加强监管的原则,明确管理部门和管理责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发挥各方面的合力,积极解决学生托管问题,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
1、 规范管理
课后辅导机构兼有教育性与社会服务性的双重性质,因此,不仅涉及到教育、工商领域的管理,还涉及到收费、安全、消防、卫生等一系列领域的管理,但是目前还找不到专门规范托管机构的法律、法规,这就导致对托管机构的监管缺位。要结束这种状态,必须多部门联合起来治理。尽快出台中小学生托管行业管理办法,明确托管机构的登记注册条件,教育辅导、饮食卫生标准,安全保障条件,监管部门、法律责任等,把托管机构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2、 加强监督
政府相关部门应将“托管”行业纳入日常管理范畴,确保托管机构相关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卫生、健康、教师等方面的证件或资质,才能从事该行业。督促托管中心与学生监护人员签订托管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对不符合相关条件和标准的,应当予以取缔,限期整改部分条件尚欠缺的培训机构。规范和净化教育培训市场,保护合法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对教育培训招生广告的监测力度,严查虚假宣传行为,坚决查处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等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定期向社会发布相关消费警示,提醒学生和家长审慎理性地选择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等监督平台,及时协调解决消费者与培训机构因教学质量、培训费用等因素引起的纠纷,严厉查处培训机构故意欺骗消费者等行为,保护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3、 成立民办教育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可由教育部门牵头,成立正式的民办教育协会。以湖州市为例现在为何遍地是中小学辅导班?,我市自2010年成立湖州市民办教育协会后,为民办教育机构提供服务,维护民办教育机构及其教职员工和举办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教育机构及其举办者、投资人、办学者和师生的合法权益。积极带领民办教育机构开展党建工作,为民办教育机构树立良好风气,增强行业自律能力。
4、 丰富“托管”形式
首先是由学校自身组织课后托管。如增设课后阅览室,让放学后无人接送的学生留校阅读课外书;开设各类兴趣班,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等等。这种由学校支持的托管形式相对于民办教育机构,更让家长放心。其次是积极探索校内托管服务外包模式,寻求有资质的法人实体与学校合作开办校内托管服务,依靠社会力量办校外托管。再次,是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居委会成立托管中心,开展托管服务。可由由政府提供低偿的办公地点,聘请社区志愿者或者退休教师进行代管,利用社区资源丰富孩子的课后生活。
结语
中小学课后托管是“减负”旗帜下的必然结果,它是对于学校家庭之外孩子的第三归宿,为孩子营造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氛围。即便现阶段课辅机构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由于它存在的必然性和特殊性,我们必须正视它的问题,逐个击破,为孩子创造除了学校和家庭之外第三个“乌托邦”。规范中小学课后辅导教育机构是迫在眉睫的课题,这不仅仅是民办教育机构所面临的难题,更是全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内容会稍有编辑,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