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经历告诉你一定要好好学习,拿奖学金,争取保研!
出于良心的召唤,郑州098画室对刚进入美院的青椒们提一些过来人的建议。
一、要学好外语
很多人看到这点可能会第一个出来跳反。记得不久之前,看到彭德老师写的给美院学生的信,里面写道:
看上去好像很有道理,迎合了国内艺术生们那可怜的“反抗意识”。
然而,现实情况是,从专业来说,不学英语几乎等于连艺术的门都入不了。
关于文艺复兴素描的一些资料,其中有大部分都是英文的文献,而这些文献,不懂英语根本很难读下来,更不用说还有各种其他的一手文献,比如意大利语、俄语的等等,必须得先翻译成英语然后阅读。
而这些资料里,包含了远超于国内资料的知识。再者,国内很多翻译过来资料都来源于别人的理解,以“素描”一词来说,就我看过的文献里美术生们刚入大学,这几点你们一定要注意?,就有5种相似的英文词汇可以对应,而且其中的界限很模糊,为了方便起见,范景中老师统一称之为“赋形”,但是,如果仔细斟酌,这些词语之间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如果你没有外文阅读能力,你所接受的资料都是别人喂给你的,你不会有自己的理解。
所以,英语对艺术创作者来说,是必备技能,没有英文的储备,自己在艺术的知识面上就会受到限制,也无怪乎很多人都说我们学艺术的人没文化。
二、有条件最好读博士高校
这点,很多美院老师不会和你说,反之,他们会疯狂地和你输出诸如:为艺术战、艺术该振聋发聩等等假大空的话。
然而,现实情况是,你们所知道的中国艺术界的大腕,他们几乎都是体制内的美院老师。不信的大家可以数数,包括上面的闻松和彭德,他们也都是美院体制内的人。而就算是向来以标新立异著称的媒体专业,里面的著名校友,也是大名鼎鼎的当代艺术家——邱志杰,也是去央美谋了份教职。
为啥?因为搞艺术不仅仅是搞学术,更多的是人情世故。人情世故哪里来?当然是某个平台带给你的,平台代表了资源。
画的好不好,某种程度上没有明显的标准,但是,只要你名号前面挂一个央美国美的牌子,人家就认,别的不说,王华祥哪次不打着央美教授的名头出书?大家讨论陈丹青,是不是对他从清华离职一事津津乐道?区别无非是一个正面消费一个反面消费罢了。
而进高校的条件是什么?门槛就是博士,这里又和第一点产生了联系。考博士需要英语吧,更不用说当你过了六级以后,博士的英语是免试的。
郑州098画室
三、技法很重要。
技法这个东西很神奇,雕塑系教、国画展,教,恰恰是到了油画系,老师们不教了。如果单论艺术本身,我确实也认为观念比技法来的更高级。
然而,大家不要忘记,这里是中国,全国美展的入选是很重要的,国展现在看来,依然是写实风格的题材占优势,而全国美展,某种程度上也是进高校的通行证,因为这是算科研成果的,高校要学科建设,必然需要这些名头。不然你以为是靠教学?
就算除开艺术,现实来说,你开班也行啊,中国的艺术生,对于西方的技法是很好奇的,看看北京每年那些搞技法的班,赚的金盆满钵,人民币它不香吗?不然你想用装置开班?想想看这现实吗?
所以,综上所述,作为学艺术的,生存是第一位的,看似简单,但经过了美院个别别有用心的老师洗脑之后,美院学生们最缺的,恰恰就是这个。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内容会稍有编辑,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