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流传着一些“最佳招生广告创意”作品。每次点进去看,都会为那鬼斧神工的招生广告创意而惊叹。但是,要是问大家那些招生创意出自哪个教育机构品牌,描述的是哪种教育产品,人们通常很难答得上来,这是招生广告文案极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招生创意大于教育产品。如:
学习是一种信仰!
这是尚德的招生广告文案,作为一家教育机构的招生广告文案,看到后确实很震撼人心,过目不忘,但是,大多数人只记住了这段话,却没记住这是哪个教育机构品牌的招生广告。
为什么招生广告红了,却让人记不住教育产品和教育机构品牌?因为这则招生广告可以属于任何一个教育机构。教育机构品牌的差异化别让学校的招生创意大于教育产品,并没有在招生广告和文案中被突显出来。用教育产品的共同性来设计招生广告诉求,就会造成招生广告红,教育机构品牌不红的现象。
“好的招生广告能够在卖出教育产品的同时,避免彰显自我的存在,它应该让学习者的注意力牢牢盯在课程和学校上上。”这样一来,人们在为精彩招生创意惊叹时,才能够同时认识教育产品、了解教育产品、提升教育机构品牌印象。那么如何才能确保招生广告文案在具备招生创意的同时,植入教育机构品牌“差异性”?
首先,信息要单纯锐利,没有多余的杂音,招生创意也很单纯,从一个戏剧性的情节和场景入手,因而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招生广告创意的顺序应该是:先将教育机构品牌的差异性提炼出来,然后找到相应的招生创意手法。而不是先有招生创意,再关联教育产品。
接着,找到差异性定位之后,要持续地进行传播,在教育机构品牌定位信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招生创意。
最后要重视学生和家长对招生广告文案的反馈,如果学生和家长看完招生广告只评价:“这招生广告真逗”,或说 “好有招生创意”,却丝毫不提及你的教育产品,那就要小心了。多收集招生广告信息反馈,有助于了解你的文案究竟是招生创意大于教育产品,还是招生创意烘托教育产品。
文案很容易犯的另一个错误,是大卫•奥格威所说的“加入过多的华而不实的噱头”。 美国20世纪著名的文案撰稿人克劳德•霍普金斯在《科学的招生广告》一书中写道:“广告不是用来娱乐大众的,如果广告变成了娱乐,它将会吸引到的是娱乐的对象,而不是你期待的消费者。这是招生广告也可能犯的重大错误之一:文案写手抛弃了自己的本分,他们忘记自己是招生人员,反而表现得像个演艺人员;他们希望听到的是掌声,却不追求招生人数。”
为了吸引眼球,招生广告文案难免玩弄一些噱头,这无可厚非。尤其是在社交网络时代,教育机构品牌甚至需要适当的噱头来为自己制造话题,帮助传播,但前提是噱头必须与教育产品卖点密切相关。
什么是噱头?什么叫卖点?卖点就是学生和家长愿意为之掏钱的东西,噱头就是有意思但学生和家长不会为之掏钱的东西。最常见的噱头广告文案就是使用性暗示或低俗语言,如某药片(含片)文案:
不爽你就含一下。
只顾吸引眼球,不考虑招生广告文案和教育产品的实用性和关联性。对于文案的噱头把控,创意大师威廉白恩巴克说过:“广告有煽动是好事,但要保证那种煽动是源于你的教育产品本身。 如果一个人脑袋着地立在你的广告中仅仅是为了博人眼球,那这样做肯定是错的。”
文案容易犯的第三个错误是:追求华丽文风。
写文案需要文学才华,但并不意味着需要你去炫耀你的文学根底,除非你真的拥有超强的文学根底,否则还是老老实实地像克劳德•霍普金斯一样写文案:“我的用词浅显易懂,句子很简短。学者们可以讥讽我的风格,阔佬们可以嘲笑我突出的‘卖点’,但是成千上万住在陋室里的普通人会阅读它,购买它介绍的产品。”《广告时代周刊》中也有一段话:“广告的‘文学性’不是衡量其成就的标准,有优秀的辞藻不见得就是优秀的宣传文案;其他特色如标新立异、引经据典、别出心裁的想象,或押韵又好记,也都不是成功文案的必备要素。”
不追求文釆,让人一看就懂的文案就是这样的:
小米手机就是快。
这是小米手机2的发布文案,2代手机当时的核心卖点就是性能翻倍,全球首款四核,所以文案创意起初有“唯快不破”“性能怪兽”等十几个方案,但最后的定稿,选择了最“大白话”的说话,浅显易懂。
再如小米有一款99元的活塞耳机文案:
小米活塞耳机,99元听歌神器。
对消费者而言,重要的是:耳机是活塞的,听歌神器,只要99元,这些信息就足够了。
好的营销文案不是卖弄文釆,写一堆漂亮的文字,而是把最能打动学生和家长的话用最直接简单的方式说出来。当然好的文案也可以有文采,文字漂亮,但重点是,无论平实还是个性,都要把最能打动学生和家长的话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说出来。
你去看看那些很有才华的招生广告人写的文案,即便文采斐然,但是他们的出色之处并不是辞藻华丽,而是因为他们击中了学生和家长的痛点。“耍小聪明”是写不好文案的,真正带来招生力的文案,不是文字的卖弄,而是基于“不浪费一个字”的严谨精神创作出来的精品。不浪费一个字,并非意味着写更短的文案,而是说文案的每一个字都必须指向学习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内容会稍有编辑,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