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VS综合评价
图源网络,侵删!
强基计划着眼于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要,强调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两个阶段。参与的高校全部都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是每年高考关注度最高的一批院校。从往年录取情况看,录取分数大多比高考裸分录取的分数低5-20分,甚至30分。 缺点是招生专业大多都是基础学科,选择范围有限。
综合评价招生院校层次广,985、211、双一流、省属重点、普通本科高校都有,选择范围广,招生专业多是本校优势学科或普通专业。从历年高校录取情况来看,通过综合评价进入高校比统招低10-20分左右,省属重点本科高校能达到40-50分左右。
强基计划VS综合评价,具体有以下几点区别:
01 招生院校不同
强基计划招生院校是39所双一流A类高校,高校层次较高;综合评价招生院校包括省属高校、创新型高校,院校更多更广。
02 招生范围
强基计划招生范围更广,是针对全国的;综合评价招生范围招生省市覆盖面还没那么广,但正逐步扩大。
03 招生专业
强基计划更加注重基础学科;综合评价未限定专业,有普通专业也有部分优势专业。
04 初审依据
强基计划的初审依据是考生高考成绩,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综合评价的初审依据主要是考生的报名材料。
05 考核时间不同
强基计划的考核是在高考成绩发布后进行(复交南今年是在成绩发布前),综合评价的考核是高考后进行。
06 录取方式
两者都是采取根据折算综合成绩择优录取,但是在成绩组成和占比上有所不同。强基计划中高考成绩不低于85%,综合评价中高考成绩占比各校均有所不同,一般为“631”模式。具体以当年高校招生简章为准。
07 录取批次
强基计划安排在提前批次或是特殊类批次,各省略有不同;综合评价一般为提前批。
08 培养模式
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可单独编班高考百科|强基计划 VS 综合评价,两者有何区别?,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综合评价在培养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
09 转专业
强基计划入校学习后,原则上不得转专业,而综合评价暂未做特殊安排。
【高考各省试题】全国卷、新高考卷、浙江等给省份高考试卷全部包含, 无需费用,戳码回复“高考试题”,即可下载。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内容会稍有编辑,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