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
作者|香如故 编辑|小博
又到一年校园招聘时节,由于部门工作安排,我参与了部分高校的招聘工作,近10天的招聘行程下来,感触颇多。
通过参与校园宣讲、面试筛选等环节,有以下几点观察:
1.高校毕业生学历层次普遍提高
本次校园招聘最大的感触,是学生的学历层次普遍提升。我们公司本次的目标主要为一些985、211院校,学历层次为本科及研究生。
在招聘现场发现,投递简历80%的学生都是研究生学历,学校层次越高,研究生比例越大,导致出现一些需要本科学历的生源,一直没有收到有效数量的简历。
这与整个教育大环境的导向有密切关系,沟通中,很多学生表示,高校的老师越来越倡导大家考取研究生,实现学历的进阶及专业领域的进一步深造,以提升职场发展力。
2.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能力水平高低立下
通过简历分析、面试考察等环节,我发现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学生的学业水平、知识结构、沟通表达、性格特质等方面差异极大。
响当当的985名牌院校,也有挂科严重,英语四级未通过,沟通表达欠佳等情况。
一般院校的学生,也遇到过素质极佳、让人眼前一亮的人才。
从大数据来看,这样的情况是必然出现的。但也从另外一个层面反应了,企业需要的人才是广泛分布在各大高校的,需要企业去挖掘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那类。
3.与薪酬待遇相比,学生应聘时更看重未来职业上升与发展
薪酬福利水平始终是应聘时绕不开的关键话题,但是与以往大家过多关注薪酬水平相比,当前表现出的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大家更看重入职后的职业发展与上升空间,对岗位要求能否满足自己的心理预期,与自己的性格特长是否充分匹配等。
这一现象也从侧面反应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工作”对于年轻人的意义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更加注重自我体验,注重满足自我需求的个性化,体现自我表达的意愿更加强烈。
那如何在面试前做好充分准备,顺利找到理想的工作呢?
1 .明确目标 有力出击
明确自己的工作地域、工作行业、岗位的职责性质,有的放矢的找工作,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成本。
招聘中发现很多学生想法不明确,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网”撒的太大,盲目的投递简历,花费了很多时间面试,最后却发现自己对工作地点不满意,浪费了招聘方和自己的宝贵时间。
2. 准备充分,有备而来
应聘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大大提高面试成功率。
★ 简历、材料部分
结构清晰,重点突出是一份优秀简历的必备条件。招聘时发现,部分学生简历做的十分粗糙,字体大小不一致,格式混乱,甚至名字都放在不起眼的位置,需要面试官费力寻找才能发现。
一份完整的简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基本信息:姓名、性别,籍贯,出生日期,电话,邮箱;
◆技能水平:英语四六级、计算机水平、办公软件应用水平等;
◆教育背景:学校、学历、专业、主修课程、排名情况;
◆实习经历:在校期间的实习经历,重点描述实习的内容和自己的收获;
◆科研成果:发明专利情况(如果排名靠前,标注上排名),科研项目情况(重点描述在科研项目中自己的角色,承担
的职责,项目的成果和转化应用方面);
◆荣誉奖励:各种获奖情况(奖学金、竞赛等),荣誉证书(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
◆校园经历:在校期间的活动和任职经历。对参加的各种活动,选取有代表性的放到简历上,重点描述在活动中的职责、做法、成果和收获体会。对有学生干部经历的,描述在任职期间的重点工作,管理方法,管理的成效等。
其他部分还包括在简历中增加自我评价,求职意向等。
在编制简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 简历的各个部分一定要界限清晰,层次分明,主要的、能突出自己优势的地方要重点描述,位置靠前。
各项经历最好把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和主要的过程、结果描述出来,便于面试官迅速判断应聘者的能力水平。
除了简历,一些其他材料,尤其简历中有说明的,包括成绩单,各种证书,科研项目成果的证明材料等,要多复印一些,便于在应聘面试时提交给面试官,同时注意原件保存好便于核查真实性。
★ 自我介绍部分
自我介绍部分也是需要特别用心准备的。建议提前打好草稿,仔细打磨介绍的内容。
一个好的自我介绍最吸引人之处在于,能通过短短3、4分钟的时间,将自己的优势特长、过往的闪光经历展示给别人,让别人迅速建立起对你的整体印象,捕捉到你的能力优势,对你形成较为立体宏观的评价。
自我介绍没有固定的版式,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计。
建议在自我介绍部分与简历结合起来。 如可以先对个人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包括姓名、籍贯、专业等,再针对自己的核心优势展开来讲,如自己组织能力强,担任过学生干部,可以重点说说自己在任职期间的做法和体会,如何进行管理,棘手问题如何处理的,展示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
如果自己在科研方面是强项,可以着重说说自己在某个重点项目中的角色、项目研制的方向,突破的关键瓶颈问题,在行业内取得的应用成果等,突出自己的专业能力。
总之,一个大的原则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着重突出自己的优势,且这些优势最好有其他佐证材料(获奖证书、发表的论文、发布的专利等)可以用来辅助说明,突出真实性和可信度。
★ 问题准备方面
虽然面试没有固定的流程和绝对结构化的问题,但是考察点不外乎以下几方面:
一是个人求职方向,即对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和职责的要求;
二是个人基本素质方面,即沟通表达、逻辑思维、应变能力,抗压能力等;
三是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主要关注学习成绩,专业水平,相关技能(办公软件应用等)的应用等;
四是薪酬福利和职业发展方面,关注是否能满足应聘者的诉求;
五是价值观匹配方面,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是否与应聘者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相契合。
综合以上五点,对于应聘者来说,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准备。
求职方向、薪酬福利和职业发展、价值观匹配性这三方面不需要太多刻意的练习,只要关注在应聘时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即可。
基本素质方面,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也是不切实际的,一些话术技巧也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知识技能掌握方面,虽说知识的积累非一日之功,但是在短时间内对主专业课程进行一个全面的梳理是有必要的,可以解决在面试时应对基本专业问题的难题。
近期面试发现,太多人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问题都回答不上来,大大降低了面试通过率。
对于所学主专业课程,可以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梳理,将每门课程的关键知识点罗列出来,尤其对一些几年前学过的课程,印象模糊的情况公司校招,投递简历的学生80%是研究生,进行再次梳理复习更有必要。
经过这样的梳理,大学/研究生期间的知识体系大概就能清晰分明,面试时遇到基本专业问题不至于全然无知,尴尬冷场。
这个方法,对管理类的学生更有效。因为管理类的课程,难度系数低,很多课程自己看书也能理解八九不离十,难点在于,随着时间流逝,很多知识点会很快淡忘。所以需要通过这种系统梳理的方式,唤醒埋藏在记忆深处的知识。面试时遇到相关问题,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这种方法,可以简单救急,对专业知识的深入追问的回答,还在于日常的持续积累和沉淀。
面试只是一种形式,能否应聘到理想职位早有定论。
从更深层面来说,面试只是一种形式,面试表现的好坏与真的能否成功应聘的关系反而不是绝对的。
原因在于,从其他方面,已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能否找到理想的工作。
那些对自己的人生有清晰的方向和规划的人,那些拥有强大自律能力,珍视时间如生命,目标明确的人,早早就为人生做好了准备。
他们会认真对待专业课程的学习,不会出现挂科、英语考级不过等硬伤,他们会把精力聚焦于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深化自己的专业修养上。他们知道为了未来,需要做出哪些努力,他们是活的通透的人。
他们的人生轨迹,早早就在他们过往的努力中,刻下了痕迹。应聘到惹人艳羡的岗位,实现理想的变现,不过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
反观那些在求职季,拿着排版粗陋的简历,揣着挂科多门的成绩单,综合素质一般,没有明显竞争优势,频频遭到拒绝的求职者,这种天壤之别的心酸和无助只有当事人最清楚。
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也要为过去的行为和选择买单。人生的残酷真相,有时就是这样血淋淋。你要经历过一些痛,才能深刻体会那些苦口婆心的劝说和教诲。
不过好在,人生没有绝路,任何时候都可以整理自己,重新出发。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内容会稍有编辑,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