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暑期来临,烟台的幼小衔接班报名异常火热,部分幼儿园大班甚至在最后一学期出现“空巢”现象。是谁让幼儿教育“抢跑”?是谁推动了“幼小衔接”?过早过多接触小学知识是揠苗助长还是锦上添花?什么是真正的幼小衔接?在接下来的时间,水母网将深入采访幼儿家长、幼儿园园长、小学校长,敬请关注。
水母网7月27日讯 (记者 张奕)近日,《关注幼小衔接(一):烟台六成家长担心小学被“边缘化”》一文在水母网刊发后,引发关注和热议,有的家长担心孩子跟不上小学课程进度而选择报名幼小衔接班,有的担心小学面试报道如果孩子答不上来,会影响入学后老师对其印象。“如果老师能按部就班讲课,可能就不会那么紧张了。”部分家长表示。带着家长的疑问,记者随机采访了烟台几所公办小学的老师、校长,了解一下小学的招生及一年级教学究竟是怎么做的。
家长:小学报到要考试?要面试?关乎分班?
学校:不通过任何考试选拔新生 随机分班
“新生报到时,会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主要从语言沟通、表达、交流看一下各方面是否发育正常。”烟台开发区实验小学教务处主任顾振太说,遇到个别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有障碍,依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不会影响入学,同时会提醒班主任日常给予更多的关注。
在水母网教育官微“校长说事儿”关于幼小衔接的调查中,六成家长担心孩子在小学报道面试时,回答不上来问题,影响入学后老师对其的印象。蓬莱易三实验小学副校长杨永丽告诉记者,负责新生报到工作的是学校中层及以上领导,老师并不参与其中,“报到不存在考试一说,会简单和学生交流一下,例如父母的名字、家庭住址等生活常识问题。”杨永丽说,只要孩子符合当年的招生政策,学校一定会收。
根据《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第二章第十二条: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学校不得通过任何考试、擅自附加条件选拔新生入学或者将其作为编班依据。莱州双语学校每年招收寄宿生与走读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新生报到。“寄宿生通过教体局电脑摇号,公布最终名单。走读学生需要家长提供符合当年招生政策的相关证件即可。”莱州双语学校副校长李玉霞说。
烟台高新区第三实验小学校长张晓琳介绍说,该校为一年级新生设置了幼小衔接系列,其中第一部分入学报到,主要采取和孩子聊天的形式,大体了解一下孩子的倾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爱好特长等等,目的是为了较均衡的进行一年级分班,“聊天内容一般为,背首自己会的儿歌或者古诗,认识一下10以内的数字,让喜欢唱歌和画画的孩子现场表演一下。”
记者在随机采访的几所学校发现,小学一年级的分班会兼顾班级男女生的性别比例,确保一定程度上的“均衡性”,“学校还会尽量让每个班的姓氏持平,避免出现班里一个姓氏过度集中的情况。”顾振太告诉记者。“一年级新生的所有班级均为平行班,除了性别均衡,我们还会兼顾家长的职业、学历等。”李玉霞解释说,这样做是为了均衡学生群体,消除部分学生的优越感。
在随机采访的学校中,记者没有发现幼升小入学考试,在烟台市教育局官方网站公告栏,记者查询到义务教育入学咨询监督服务电话,如果家长在公办学校遇到幼升小入学考试的情况,可以拨打学校所属地区电话反映情况:芝罘区:0535-;福山区:0535-;牟平区:0535-;莱山区:0535-;开发区:0535-;高新区:0535-;龙口市:0535-:莱阳市:0535-;莱州市:0535-:蓬莱市:0535-;招远市:0535-;栖霞市:0535-;海阳市:0535-;长岛县:0535-。
家长:教师会因孩子多数掌握而加快进度
学校: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在调查中,记者看到,许多家长担心小学老师会因为班里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某些知识点关注幼小衔接(二):家长在幼升小方面的疑惑 校方这样说,会加快授课进度或对该知识点一掠而过。烟台开发区实验小学班主任吴海荣老师说:“学校会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不会加快进度。”
“据我们观察发现,从近两三年开始,一年级每个班大概有70%的学生提前学过小学知识,”莱州双语学校班主任卞成娟说,以拼音为例,部分学生虽然学过,但是并不规范。对于家长担心的加快教学进度,卞成娟解释说:“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老师会通过每节课对每个学生进行了解,将对没有提前学过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烟台葡萄山小学付蕊蕊老师刚带完一年级,“班里至少半数学生提前接触过拼音,掌握的程度属于略微渗透,很少会系统掌握,大部分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跟着老师系统的学习拼音。”付蕊蕊说,拼音帮助孩子识字方面起到工具的作用,家长不应该只盯着幼小衔接的拼音学习,而应该把眼光放长远,让孩子多读书,这样对语文学习有长远的推动作用。
“班里很少学生能够掌握拼读和复韵母知识点,老师会按照教学大纲的计划进度,系统教学拼音知识。”烟台幸合里小学张群老师在教学中发现,入学之前学过拼音的学生在拼写、书写、拼读方面不规范,需要重新纠正;而没有学过的学生,课堂上知识掌握快,需要课后花更多时间复习、巩固,加强记忆。张群举了个爬山的例子:两类学生同时从起点开始爬,在爬山的过程中,一类在不停地纠正错误,一类在复习巩固新知识,最终还是同时到达顶点。
那么,孩子在一年级是否会出现跟不上课程进度的情况呢?
对此,吴海荣老师通过多年教学观察发现,小学知识没有智商差异,提前学过小学知识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更加自信、积极。只要智力正常,反之,没有提前学过的学生,如果在幼儿时期养成认真倾听、做事有耐心等生活习惯,比如家长布置的小任务能够细致周到的完成,对知识的掌握更扎实。
那么,幼小衔接究竟是否有用?什么是真正的幼小衔接?该如何度过这个假期?请关注后续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内容会稍有编辑,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