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现在有好多人对于文化课辅导班招生文案朋友圈说说这方面的内容都很感兴趣,如今林女士就在网络上收集了一些关于辅导班朋友圈宣传文案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他以前是高中数学老师,知道怎么打分,家长,学生。
他是学大教育模式的创始人。
2010年,他的短信营销取得了惊人的6%回拨率(当时行业水平是万分之五,他提高了120倍)。
他被同行定义为营销精英。
2013年,青果教育创立,获得数千万风险投资。
最近很多校长问我,机构招生怎么办?为什么做了这么多却收效甚微?
我给大家讲讲辅导班的招生策略,以及我这些年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辅导班招生的渠道只有几个:
短信营销,微信营销,传单营销,会议营销,陌生人营销。
先说短信营销:根据工信部数据,教育行业短信营销数据惊人。2010年左右,短信营销成为教育行业性价比较高的营销方式。2010年前后的五六年,韩晶教育专注于短信营销文化课辅导班招生文案朋友圈说说(辅导班朋友圈宣传文案),创造了十几亿的营收,成就了短信营销的成绩。
短信营销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个是简单粗暴的告知。
我们来看看当年韩晶教育发来的短信:
一对一辅导xxx不错。和平:123。南开:456。虹桥:789。图书大厦:999。
Ps:这种短信居然还有家长报名。
Ps:在这之后,有一段时间是有效的,但是没有效果。但是,他们并没有一直创新,所以走了下来。后来他们以为是因为短信字数太少,就变成了彩信,不限字数的那种,但他们都跟风了很久。
第二,有用,专业。
当时我的辅导机构也开始做了。我们在做短信推广的时候,思路是这样的:发的短信怎么才能对学生和家长有用?
就是如何把“垃圾短信”变成“有价值的信息”,所以我们的消息内容看起来是这样的:
某某妈妈:我们对一年级数学有理数中常考的方法技巧知识点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并进行了梳理。我们参考了人大附中的三番内部数据,对考试成绩在70左右的孩子帮助很大。请叫我xxx。
家长们,我是李老师。我们前两天打电话,人大附中的一个老师来我们机构。周日下午1点到3点还有时间。你认为你需要它吗?叫我xxx。
本周末,我校名师团将对期末考试试卷进行分析。我们会从七个维度帮助同学们深入分析,找出原因,给出方法。每个学生每小时将获得500元。如果他们不满意,他们可以得到退款。打电话给xxx。
没有更多的情况。总之,要把原来的“通知家长”变成“引诱家长”,激发机构的兴趣。要把别人以为的“垃圾信息”变成家长和学生的“有用信息”。
让父母有来的欲望和冲动。
再说推,就是那些关于辅导班招生简章的事情。
你可能会有一种感觉,发传单越来越没用了。表面上看,是真的。京汉教育天津地区发传单报名率今年降为两个万分之二,即发一万单页只能招两个学生。
真的是这样吗?
辅导班招生简章的设计。
下面说说辅导班招生的广告设计。我觉得目前大部分院校都没有一个好的文案策划和设计,招生简章极低;
我总结了一些辅导班招生简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话太多,总觉得有说不完的话;
2.图片和表达的思想之间没有关系。去百度搜一下,看看现在的传单,太寒酸了!一点美感都没有。
3.缺乏创造力。
关于太多的话:
现在是北大学生创业团队的顾问。当他们向我描述他们想做的事情时,我总是说:你能用一句话表达你的项目吗?
很多不会表达的人,就是没有想好自己的商业模式。试着问问你自己,你能说一句话,解释你的特点并给你的父母留下深刻印象吗
如果你觉得你找到了这句话,那应该就是你在传单上想表达的意思吧!
比如我最近在为我们学校策划一场讲座,我们的宣传单上有一句话:错题本帮我去义乌站,北大-高考第一巡回讲座。
整张传单的正面只有一句话。如果家长拿了传单,肯定会看到,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字。
如果完全不知道读什么,很多校长都有一个幼稚的想法。他认为父母会“仔细研究”他们制作的传单。其实恰恰相反,我们称之为“三秒吸引原理”。如果不能在三秒钟内对你一见钟情,基本上就没有后续了。所以传单的文案策划一定要非常精细。
这就是减法的原理。
创意其实是团队能力的展示。
还记得几年前世界末日发生的事吗?当时我做了一个传单,就是做了诺亚方舟的船票,上面印着座位号,找了几个人扮成天使,分发给目标人群。效果太惊人了!对于这些想法,可以看看2012年罗永浩在保利剧院的演讲。他曾经提过这一块,优酷有这个视频。你可以搜索一下。
还有一个宣传单的设计思路,就像刚才说的短信。怎样的设计才能对父母有用?
举几个例子:
我们把初中数学每章的题型和方法的易错点做成思维导图(这些内容都对应我们给伙伴的具体课程)。我们把它们交给家长,告诉他们这是孩子这一学期要获得的知识。把他挂在书桌墙上。每读完一章,问孩子,思维导图里的这些东西你都学了吗?如果需要帮助,思维导图上有我们老师的电话。
这样,传单就变成了
有用的东西了,我的合作机构中,有人居然把这个东西给卖出去了,十块钱一张,卖了不少!
任何推广方式都一样,核心是把信息传递给家长,家长是不是感兴趣,其实和我们的产品有关,产品不好,你告知再多的人都没有用。
这里说的产品,就是指我们机构的特色,你扪心自问,你的机构有特色吗?如果没有特色,一切推广都没用,在你跟前曝光越多你越反感。
在培训机构开讲座招生,这个是一个常规手段了,但就我的不完全统计,讲座的报名率很低,五十人的讲座,最后能转化的就两三个,有的甚至都没有。我们来看看常见的讲座主题:
首先,讲座的主题,大都策划成“中高考政策解读”“家庭教育亲子指导”,还有人做过“小小卖报童”“国学讲座”等。
为什么我觉得这些讲座都很low,不会有很好的转化呢?是因为这个讲座内容和家长来机构报名,这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国学讲的再好,家长需要的是数理化,需要的是提分。
组织再多的学生卖报纸,最多就是拓展训练,家长来也是奔着拓展训练来的,他不会因为拓展训练搞的好,就上你辅导文化课。再说了,如果你认为国学是刚需,卖报纸是刚需,那就索性不要做文化课了,直接做国学和卖报纸去得了。话糙理不糙。其实通过这样的思考,你慢慢就会走出自己思维的谜团。
接下来,我讲一个我们给义乌校策划的案例:
讲座主题:错题本帮我上北大。
为什么这么选题呢,因为我们青果的核心产品是错题本+初中理科的归纳总结课。错题教学法是提分的不二法门。
谁来讲(主讲人):义乌今年的高考状元
讲座的流程:
1、 主持人介绍讲座嘉宾。
2、 状元开讲:十年寒窗的辛酸与欢笑
3、 最最重要的,在介绍学习方法的时候强调错题学习法。
4、 主持人介绍我们的课程和错题系统。并告诉家长,我们会按照状元的错题学习法授课和管理学生
5、 报名
这场讲座总共169人,87组家庭,当天签约35组,金额71万。第二天,又有很多转化,预计金额超过百万。
当然,讲座的成功和义乌姚校长团队的执行力是分不开的,但我们策划的这个讲座,就是抓住了讲座主题和报名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讲的好就报的多。需要提的是,当天还请了一个当地的知名专家,讲了中高考命题方向等,效果一般。状元所讲的错题本帮我上北大,带来了机构从创办以来讲座营销的新巅峰!
所以说,辅导班招生讲座是否有效果,关键是要找对方法,找对方向!
微信营销最近很火,但我觉得微信营销大家都不会搞,我听了某大牛在北京搞的一场讲座,我觉得讲来讲去,讲的一点都不实在,因为他没有深入一线搞过教育系统的招生,很多理论在我看来都是很虚的,听起来有道理但细细品味确没有道理。
我来说说微信营销的本质:传递专业和勤奋。家长报名的本质,是信任的传递;
家长选某个机构报名,一定是要获得对这个机构的信任。目前,大家的做法不外乎几种:
1、 找到牛叉的销售,通过对销售的信任,转移到对机构的信任;
2、 豪华装修,通过装修展现实力,让人“放心”。
3、 打名师牌,通过当地有名老师的背书,产生对机构的信任。
所以,我给各位的建议是,在微信营销中,朋友圈应该发一些这样的内容:
1、 凌晨,我们的老师还在为明天的学生整理错题,针对性备课。
这传递的意思是,我们是一帮勤奋的人,负责的人,把孩子交给我们放心,同时,要有一些和我们独特色相关的东西,比如刚刚提到的免费帮学生整理错题本。
2、 比如:初中数学常考题型方法已经总结完了,再配几张截图等。
这个传递是我们的专业度。
当然,微信营销不止这些,比如,在微信群中给家长做讲座,我前段时间策划了一个微信群讲座,主题是:为什么做了那么多题,成绩还是不见提高?吸引了很多的家长参与,最终直接报名就有十几人。
接下来,我做一个总结,以下的这段话,可能比较费脑子:
一个机构能不能招到学生,关键还是要看我们到底给家长和学生提供了什么样的服务,这才是本质所在。
短信、传单、讲座,这些都是“术”,真正的“道”在于我们究竟为客户提供了什么服务。
上文所提到的术,都是增加有效的曝光。当然,你别忘了,你不喜欢的东西,无论在你面前曝光多少次,你都不会喜欢,非洲的政治问题不解决,联合国给再多的无息贷款都是没有用的。
所以,一个培训机构能否发展的好,本质还是要解决提分的问题,如果提分不解决,来再多的学生都没有用,做再多的广告,只是更快的告诉别人你有多差。
辅导班招生从本质上说,不是曝光多少的问题,而是我们本身是否具有特色,我们是否能为客户提供价值的问题。
一个辅导机构运营的好坏,基本上在于校长是否具备了成功者的思考方式;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内容会稍有编辑,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