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了三千年的古琴,博大精深,但我们在学习古琴曲时,遵循的是他内在的规律。百工从事,皆有法度。“法度”者,法则、秩序、准则、规矩也。
以《古琴曲集》这本教材为例,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琴曲的安排比较合理。我们学习第一首开指小曲是《仙翁操》,《仙翁操》的特点是,琴曲简单易学,他有很多处同音不同弦的地方,且多次重复,对于初学者,提高听力,练习音准和节奏,非常有帮助。他的指法简单,多散音,难度低,特别适合初学者练习。通过学习《仙翁操》,掌握了右手基本指法与左手的一些简单的组合指法后,我们就会发现“绰注、撞、进复、搯起”这些组合指法要想弹好还是不那么容易。
其次要学的《秋风词》里,这些指法会有进一步锻炼与加强。《秋风词》里的按弦音较《仙翁操》多些,由于古琴没有品,他的音准,徽位只是起到一个参考的作用,徽位的直径是六到八毫米左右,而音准的位置不能相差半毫米,而且有时候音准的位置并不在徽位上,而是在两徽之间的某一点上。要想达到更准的音准,就必须反复的多练,必须通过手,眼,和耳朵的精确配合才行。而《仙翁操》、《秋风词》这样指法简单的小曲子,正好练习音准,节奏。大多数古琴爱好者学习古琴时已有些年纪,手指手腕都不是很灵活,而通过学习《仙翁操》和《秋风词》这样的小曲子正好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和手腕的柔软性。
然后学习《湘妃怨》时,你会发现《秋风词》里已经掌握的“搯起”,在《湘妃怨》里难度又加大些,不但要“搯起”,“搯起”后名指还要上到九徽,别看多出来的一点,难度就大出不少。因为我们学琴时间还短,名指力度还比较弱,左右手的力度大约要三个月到半年时间才能逐步增加.初学古琴的几个月的时间里,总感到自己弹琴的声音哑,难听,实际是右手击弦无力,左手按弦不实造成的。另外泛音在《湘妃怨》出现了, 弹泛音时徽位要更加精准,稍偏一点便发不出音来。不像按弦音和散音,徽位偏差大些也能发出声音。弹泛音时,左右手的动作更要协调配合一致,否则左手无法做到“蜻蜓点水”般轻盈,泛音出音不清亮,没有此曲只应天上有的感觉。古人所说的古琴里面的天地人三种音色,泛音就是所谓的来自上天的天籁之音。在学习《湘妃怨》时,要多练泛音。
接下来学习《酒狂》,重点练的是节奏与指法“撮”,跪指也第一次出现了。初学古琴时,左手拇指磨成一道沟的痛,与跪指练习时的钻心的痛已经不算什么了,跪指的练习才是考验学习古琴的决心和意志力的第一道关口。练习跪指时既能压实弦,手型还要好看,确实不容易做到。学习《酒狂》这首古琴曲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酒狂》可以弹得较快,一遍一遍的练习,可以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接着可以学习《关山月》,《关山月》这首曲子虽然不长,但难度不小,他能列为五级的曲子是有原因的。学习《关山月》这首古琴曲可以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以前学的小曲子,左右手的指法相对简单,右手击弦和左手按弦大都在相邻的弦位上,弹起来不大费劲。
而学习《关山月》时,左右手不在相邻的弦位上,跳跃较大,弹琴时的动作幅度更大,难度增加了很多。要求手指和手腕的灵活性和柔软性更好。有些新的指法,列如右手的轮指与左手“蛇行”揉弦的练习,需要一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弹好,《关山月》这首小曲子虽然不长,但想要弹得好听却要一两年的时间。学习《普庵咒》是大撮与小撮的练习。
学习《鸥鹭忘机》《平沙落雁》这样的曲子,吟猱绰注轻重缓急的处理不到位,曲子会干巴无味,除了能把曲子弹熟以外,还要进一步理解琴曲的内容,要根据琴曲的内容灵活处理左手的吟猱戳住和右手的轻重缓急。他对左右手的要求更高了,耐力不够,大指、虎口乃至手臂都可能酸痛。
至于《流水》《梅花三弄》《潇湘水云》这样的大曲,除了高难度组合指法很多,还要求左右手协调性要更上一层楼。他的节奏更复杂,速度更快,要做到气势连贯,气韵生动,如果没有前期扎实的基本功,到了这些曲子,想要弹好,基本不可能。
其实学生的弹琴技巧到了什么程度,对琴曲的理解有多深,平时学琴是否勤奋刻苦,以及他的音乐天分多寡,老师很清楚。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老师,会根据学生的情况,循序渐进,为他安排最合理的曲子练习。
有的学生执迷于某个琴曲,他说他当初学琴就是因为听了管先生的《流水》,他的目标与梦想就是要学会弹《流水》!但是他连《酒狂》都没弹好,虽然一再跟他强调,以他目前的水平学这个曲子难度很大,不如先学几个中级曲子,但他一再表示自己愿意刻苦练习,不达目的不罢休。结果三节课后他就不学了,当初的信誓旦旦再也不提,巨大的挫败感几乎让他放弃学琴。
学习古琴就像学习任何一门技艺一样,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有他内在的规律,才能逐步掌握弹琴的技巧,一点一点的体会到弹琴的乐趣。藐视法度的结果是自己绊倒自己,对弹琴失去兴趣。
有的学生自己觉得这个曲子太难听,那个曲子不喜欢。只挑自己喜欢的学习,老师建议要在你的能力范围内挑选学习才行。
初学古琴者,对琴曲的理解比较表浅。你初学琴时觉得《酒狂》好听?因为你从小到大,听的太多是快节奏和大音量的流行音乐,很少接触传统文化,更难有机会接触古琴音乐,古琴音乐大都节奏缓慢,而且古琴的音量较小。《酒狂》这首琴曲节奏鲜明,欢快,与现代的流行音乐有些共同点,容易被大多数人喜欢。然而,你弹琴久了,成了资深琴人后,你还会对这曲子痴迷么?
拿我自己举例,我原来心目中的圣曲是《潇湘水云》,当初就是以学会《潇湘水云》为最终目标,曲到《潇湘》万事足,然而实际上,发现好听的曲子太多了,不可能只执迷于某一首。随着审美能力的提高,对古琴曲的感悟越来越深,你会发现有越来越多好听的曲子,甚至会有当初你讨厌的曲子。
学习古琴曲,由简入难,尤其在初学阶段,多听老师的建议和安排,不要由着自己的爱好学,学到一定的程度再行拣选,不是更合理么?古琴曲基本都是古曲,能流传下来的,哪首不是经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