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弹琴注重指法手势,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优良的传统。东汉大琴家蔡邕在他的《琴赋》中早就说过:“左手抑扬,右手徘徊,指掌反复,抑按藏摧。”隋唐之际的大琴家赵耶利在其《弹琴法》中曾说过:“弹琴两手必须相跗,如双鸾对舞,两凤同翔。要在跗弦作势,不在声外摇指。”赵耶利著有《琴手势》一卷,在北宋《崇文总目?乐类》和马端临《文献通考》中都有记载,原释是“唐道士赵耶利撰记古琴指法,为左右手图二十一种” 。宋徽宗建中靖国间(1101年)陈暘《乐书》和南宋嘉定前(1208年前)田紫芝《太古遗音》中,都载有唐人赵惟则说:“手势所象,本自蔡邕五弄,赵耶利修之。”从这些记载使我们得知,弹琴的指法手势源自蔡邕,赵耶利修之,绘成手势图谱,每个手势图都写有指法说明文字和一首兴词。宋人田紫芝《太古遗音》中,录载有右手十七图,左手十六图,共三十三个图势。
我初学琴时,母亲首先教给我两个手势,那就是左右手的第一个指法手势,并教我背会了这两个手势的两首兴词。然后才开始学抹、挑、勾、剔……
左手的第一个手势是“寄指起势”,名为“秋鹗凌风势”。右手的第一个手势是“举指起势”,名为“春莺出谷势”。
先说“寄指起势”,这是弹琴左手的第一个指法手势。要求腕掌略俯,中指屈其中节,以指尖轻抵一弦外九、十徽间琴面,后掌放虚,复罩弦上。食指中、末二节微弯,大指屈其中、末二节,虎口稍开,侧候于食指旁。名指平直,略低于食指,二者皆高于中指,禁指例直而翘。“寄指起势”即“秋鹗凌风势”很像中国戏曲手势中的“兰花掌”,只是大指的位置稍有不同。正如其兴词所云:“秋霄爽朗,一鹗高翔。凌风俯瞰,气象昂藏。喻左手之寄指,状其势之飞扬。”
“寄指起势”即“秋鹗凌风势”,是左手的第一个手势,它最先用于散音开始的琴曲,如《关山月》、《阳关三叠》、《梅花三弄》、《高山》、《流水》等。它不仅用于散音开始的曲子,有时也用在曲中,如《梅花》在上准弹奏出现几句散音时,左手就用“寄指起势”,放在上准琴徽外侧,以待再起。同样,若在中准演奏出现一句或一句以上散音时,左手暂不用,仍用“寄指起势”寄于中准徽外侧,以待再起。如《梅花》、《高山》等曲中都有。这个手势端庄稳健,伴随着右手顾盼有情,给演奏者两手的动态视觉画面增添了美感。
再说“举指起势”,即“春莺出谷势”,这是弹琴右手的第一个指法手势,每曲开始都要用到。要求腕微曲,掌略俯,中、名二指平直微俯,中节靠拢。名指末节微高于中指,低于禁指。禁指例直而翘,食指稍屈中、末二节,指尖下垂。大指侧伏于食指下,中、末二节微弯。五指伸屈高低,势宜互相照顾。要有低昂绰约翩翩欲举之势。正如兴词所云:“相彼春莺,出谷迁林。爰振其羽,将嘤其鸣。譬右指之初举,待挥弦而发声。”非常形象。它不仅用于琴曲开始,有时也用在曲中,如《忆故人》第五段中连续出现的几处“虚罨”和“罨”,右手暂时不用,就可以用“举指起势”;又如《平沙落雁》第二段中的两处“大猱退复”,右手也用“举指起势”即“春莺出谷势”以待后面下指。在琴曲中类似的例子有不少,不再例举。这样,右手虽暂时不用,却有一个好的姿态,给人以美感。
“举指起势”与“寄指起势”,是初学琴者首先要掌握的,这两个手势图是顾梅羹先生增补的。最初,赵氏手势图只有二十一个,发展到田紫芝《太古遗音》时,共有三十三个图,分右手十七图势,左手十六图势,比赵耶利多出了十二图,这是赵氏以后人们陆续增补的。在顾梅羹先生《琴学备要》手势图说中,分右手十八势,二十二图,左手十八图势,比《太古遗音》所多出的是顾梅羹先生所增补的。其中“秋鹗凌风势”在《太古遗音》中无此手势,明代徐青山《万峰阁指法密牋》中有,而无兴词,顾梅羹先生增补了兴词。还有左中指按弦手势,《太古遗音?手势图》名为“野雉登木势”,徐青山《万峰阁指法密牋》改为“苍海龙吟”,但无兴词,顾梅羹先生补上了兴词。其余两势,即右手的举指起势,即“春莺出谷势”和左手的大、中、名指飞吟势,名为“飞燕颉颃势”。这些在赵耶利《手势图》和田紫芝《太古遗音》及后人增补中皆无,是顾梅羹先生创制绘图所增补的,皆作有兴词,载入其著作《琴学备要》之中。可以说这是古琴手势自蔡邕,继赵耶利、田紫芝、徐青山之后,又一位增补完善、解说绘制手势图谱的古琴家,他对中国琴学做出了贡献。
2003年中秋於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