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有一定方法的。教得好,孩子不仅成绩好,各方面也都发展得不错。教得不好,家长操心费力不说,孩子成绩上不去,家里也是“鸡飞狗跳”。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家长感叹,为什么成绩好的孩子总是别人家的?
可以说,为了孩子的教育,家长们真是拼尽全力:学区房、培训班、一对一辅导。劲儿使了不少,成绩却没提高多少。
更何况,以后学区房也靠不住了,校外培训的机会也少了,一对一的辅导也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受得起的。
难道真的只能指望孩子“自由发挥”了吗?
其实,搜索一下很多中、高考状元的成长经历,就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家庭教育非常出色,父母在孩子小学入学甚至学龄前就开始注意在各方面培养孩子。
可以说家庭教育是越早越好,而且每个家长也都可以学会和掌握。
对孩子要有耐心
一位教育学者曾经说过: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耐心!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不管学习什么都是从零开始。
家长不能从大人的角度、经验出发,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要允许孩子犯错误,一次两次没考好不要急,一天两天没学会也没什么大不了。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从小学到高中毕业要经历十二年的时间,学习更像是一场马拉松,有的孩子更擅长后程发力。
所以家长对孩子要有耐心,要给孩子时间,不要过度焦虑。
否则很容易把这种焦虑情绪传导给孩子,让孩子误以为自己不够好从而失去了信心。
要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孩子取得好成绩以及以后事业取得成功非常重要的品质。
有了自信心,孩子在面对困难、面对周围的不同声音时,就能处之泰然,走好自己的路。
怎么树立孩子的信心?
首先是家长要真心相信孩子是优秀的、是独一无二的,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
其次是多鼓励孩子,多肯定孩子的成绩,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不要总是拿自己孩子跟别的孩子比,更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要不断鼓励孩子前行。
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
学习兴趣都是从好奇心产生开始的。
孩子从小就喜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家长千万不要应付了事,一定要积极地解答。
如果家长也不会,那么就要引导孩子去查资料,寻找答案。
家里可以备几本比较权威的百科全书和词典。
当孩子遇到自己不懂而又感兴趣的问题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主动到书本上或者网上搜集资料、学习研究。
这样既可以满足孩子的探索欲,同时也可以锻炼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最难,但也是最重要的。
有了好的习惯,孩子就能提高学习效率,不会磨磨蹭蹭,也不用家长在后面催着学。
所以从小就必须让孩子养成先做作业然后再玩的习惯。一定要采用奖励的方式,而不要随意地给孩子增加任务量,这样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
一个好习惯的形成大约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所以家长每天都要严格督促孩子执行,一旦形成好的习惯,后面就会轻松很多。
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包括孩子玩耍或者看电视的时候,不要轻易地打搅孩子,要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
注重孩子的阅读与写作
以后的语文考试会越来越难,这是个大方向。所以现在很多家长头疼孩子的语文学习,感觉不知从何处下手。
其实语文考试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阅读能力,一个是写作。
阅读主要是靠孩子小时候的积累,这个在校内课堂上没法解决,主要是靠父母每天的“陪读”。
在孩子小的时候讲各种连载故事,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等孩子识字多了,再慢慢引导孩子自己去读书。
要营造一个好的读书氛围,可以在家里孩子随手能拿到、看到的地方,都放上图书。
也可以经常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买书和看书。家长自己也要做好榜样,经常读书读报。
孩子的阅读能力上来了,那考试的阅读理解肯定就没有问题。
至于写作,可以先从两点做起。
一是和孩子一起完成作文:让孩子讲,家长写,然后一起改。
二是让孩子坚持写日记、周记以及读后感,只要做到这两点。孩子的作文也不会差。
全面发展均衡用力
以后的中高考不仅会考察各科的学习情况,也将是综合素质的比拼,包括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等。
所以从小时候就不能让孩子偏科,文理都要发展,不能让孩子因为某一科没学好而影响升学。
尤其要锻炼好身体,可以经常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培养孩子一两项运动特长。
这样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为考试做准备,也可以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结语
其实教育孩子不是很复杂,只要家长多用点心,再讲究一点方法,那么孩子就会越来越优秀,亲子关系也会更加的和谐。
今日话题:您认为在孩子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本文由想爸聊教育原创,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和您一起聊聊育儿过程中的幸福与烦恼。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