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宗年间,时逢大考,大学士苏东坡被朝廷指定为大主考官,为国家选拔人才。 东坡学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在当朝号称三苏,诗、词、文章名冠全国,其中苏东坡更为出类拔萃。这次担任主考官,东坡学士心想一定要尽心尽力,为国家选拔栋梁之才,不负圣恩
2024-01-19 17:40:50北宋元丰七年,即公元1084年秋天的某个晚上,和平常没什么不同,宋神宗饭后突然打摆子,两眼翻白,浑身颤抖,十指像鸡爪一样在空中比画。片刻以后,宋神宗恢复平静,正当大家松了一口气时,太医跟高太后悄悄地汇报:“皇上这是重病之前的先兆
2024-01-19 17:19:22中国古代有个天才儿童叫司马光,他小小年纪就因为砸缸救人一举成名。不过呢,天才儿童长大后,没几个有出息的,司马光会不会也这样呢? 穷困潦倒 按现在的标准,司马光长大以后是个很失败的人。因为他很穷,而且越过越穷。到他老婆去世的时候,竟然要变卖家
2024-01-19 16:02:19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但就这么一个光辉灿烂的千古风云人物,却是个地道的邋遢鬼,个人卫生一塌糊涂,长年累月不漱口不洗头不洗脚不洗澡不换衣服,整个人酸臭难闻,简直就是北宋版的“犀利哥”。年轻时,王安石当过扬州太守韩琦的秘
2024-01-19 11:32:48宋代大诗人苏轼的爱心如同他的作品一样,散落在许多方面。而他救助弃婴的事迹尤其令人感佩。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满后,主动要求到贫穷落后的山东密州(今诸城)任职,担任该州的最高长官“知州”。当时密州的百姓生活很困苦,苏
2024-01-19 11:32:38宋神宗年间,王安石和苏东坡同朝为官。王安石老年患有痰火之症,虽服药,却久难以除根。太医院嘱其饮阳羡茶,但须用长江瞿塘中峡水煎烹。想到苏东坡是蜀地人,王安石便相托于他:“倘尊眷往来之便,将瞿塘中峡水携一瓮寄与老夫,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
2024-01-19 11:32:27北宋神宗皇帝在位年间,东京有个宗亲被册封为鲁王。鲁王膝下有一个独女,芳名珠姬,人称“宝珠郡主”。“宝珠郡主”那年刚满15,还未曾许配,小模样十分可人,身材曲线极美,特别耀眼。赵珠姬深受鲁王溺爱,天不怕地不怕,活像男孩。按辈分她是神宗皇帝的堂
2024-01-19 11:32:06苏轼是个悲剧人物。他重气节、有志向。博通经史,关心时事,以图强国。21岁那年中进士,没想到刚刚踏入仕途,便卷入了一场没完没了的政治风波之中。苏轼做主簿、签判一类地方官的时候,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苏轼反对“新法”。他写了几篇文章如《商
2024-01-19 11:22:03苏东坡性喜交朋结友,自谓上自王公大臣,下至乞儿妓女,无不可做朋友。在他的一生中,曾广泛结交和尚道士,特别是与佛印禅师,极为友好,你来我往,亲密无间,留下许多轶事趣闻。佛印禅师,自幼饱读经史,博学多才。熙宁年间,因准备参加礼部考试,始前来京师
2024-01-19 11:11:30小编为大家带来:左光斗入狱 明神宗后期,有个官员名叫顾宪成,因为正直敢谏,得罪了明神宗,被撤了职。他回到无锡(今江苏无锡)老家后,约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东门外东林书院讲学。附近一些读书人听到顾宪成学问好,都赶到无锡来听他讲学,把一所本来就
2024-01-19 11:01:31说到苏东坡的敌人,最难措辞的莫过于王安石了,然而事实上又绝对无法回避王安石,因为两人不但分属两个政治营垒,而且彼此之间还有纠缠不清的私人恩怨。苏东坡一入仕途就陷入了新旧党争,他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他敬爱的朝中元老、他的亲朋好友,几乎无
2024-01-19 10:59:43宋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8年)担任监察御史的洛阳人程颢,在当山西晋城县令时,曾以寥寥数语破了一件讹诈案。当时,有一个姓张的财主得急病死了,棺木埋葬后的第二天一早,有个老头来到他家门口,对着财主唯一的儿子说:“我是你父亲,现在我
2024-01-19 10:33:29北宋时期,有一个叫苏轼的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当时着名的古文学家,世称“三苏”。苏轼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又刻苦学习,青年时期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显露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公元1
2024-01-18 12:39:40北宋末年,有首民谣唱道:“打破筒,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表达了人民对奸臣的痛恨。其中的“菜”即指北宋末年人称“六贼”之首蔡京。他一生翻云覆雨,窃权弄国,干了不少坏事
2024-01-18 11:51:22在明朝的历史上,海瑞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是一位勇于直言的官员,以他的正直和勇敢而闻名于世。他生于一个普通人家,但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进入官场,成为了明代成功的官员之一。然而,有一次,海瑞却陷入了一个生死存亡的危机,因为他冒死谏言皇帝。当时,
2024-01-17 18:59:58徐光启(1562年-1620年),字大夫,号伯阳,江苏东海人,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是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两朝的重要官员,曾担任过御史、工部右侍郎、户部尚书、刑部尚书以及首辅等职务。他治政有方,作为宰相,为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做出
2024-01-17 13:38:55